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赔3000万!禁止生产销售,中国红牛这回真要凉了

转载   2023-04-26   09:57
0
0
0
110432

“喝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一直都不是原版?”如果不是近日华彬集团败诉的消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红牛其实原产于泰国。


  图源:新浪微博

就在最近,泰国天丝表示公司收到了一份最新的判决书,中国红牛将会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不仅如此,国内华彬集团所生产的红牛产品也将会在京东、天猫、沃尔玛等主流渠道全面下架。

一时间,关于中国红牛已经败诉的消息开始出现,这场在中泰红牛之间已持续多年的商标争夺战似乎真的要落下帷幕了。


01
中国红牛,要再见了?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底,吉林高院就对中泰红牛之间的商标争夺及不正当竞争作出过一审判决。根据判决书显示,来自中国的华彬集团旗下红牛品牌要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同时还要赔偿给泰国天丝3000万元。

很快,网友们针对这一消息开始争论起来。有人感到惋惜,认为往后再也喝不到中国红牛了;但也有人认为如果是中国红牛侵权在先,那这将是一次知识产权法的胜利,应该支持。

不过对于这份判决书,华彬集团表示:“吉林高院只是一审,是未生效的判决,这其实是泰国天丝滥诉的结果。”

闹了半天,最终又变成了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试想,如果中国红牛侵权的行为被证实,相关产品也不允许再被生产和销售,那影响到的可不止华彬集团一家。

毕竟大家都知道,自从上世纪末红牛被华彬集团从泰国引进国内之后,一直以来在市场营销方面都是中国红牛出力更多。例如“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就是华彬集团一手打造出来的。

  图源:华彬集团官网

即便奥地利红牛曾凭借着各种极限运动赞助而狠狠营销了一把,但后来国内市场的经营也早已被百威收入囊中。

根据过往数据显示,从2003-2015年间,中国红牛的销售额一度从不足10亿元增长到230亿,成为在国内市场唯一能够和可口可乐掰手腕的超级单品。

说国内市场就是中国红牛打出来的,一点也不过分。

而中国红牛之所以能够一步步的成长为功能饮料市场的龙头,也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靠着在全国各地的铺点,红牛迅速崛起,巅峰时期一度占据了国内功能饮料市场超过85%的份额。

  图源:红牛官方微博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泰红牛之间早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陷入这样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呢?


02
7年商标争夺战

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红牛在泰国就极其受欢迎,尤其1984年和来自奥地利的马特施茨合作之后,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虽说彼时的红牛知名度已经相当之高,但因为商标迟迟无法注册,唯一没有拿下的便是中国市场。

1995年转机出现,来自华彬集团的严彬认识了泰国红牛创始人许书标。双方一拍即合,严彬也很快解决了红牛在国内的商标注册等问题。

很快,红牛便在国内迅速走红,成为众多喜爱功能饮料人士的首选。

  图源:红牛官方微博

与此同时,华彬集团也凭借着狂轰乱炸的营销手段将中国红牛推上了龙头宝座,成为继可口可乐之后第二个年销售额高达200亿的大单品。

市场做大了,总有人会眼红。在2015年中国红牛达到巅峰之后,2016年泰国天丝便开始向中国红牛发起了商标侵权大战。

双方争议的最大焦点在于,当初所拟定的合作期限究竟是20年还是50年?

因为按照泰国天丝的说法,当初的授权期限为20年,到2016年8月期限就已经结束。对此,中国红牛坚定认为当时签订的是一份50年协议书,并且规定了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境内生产和销售红牛产品。

于是拉锯战就此开始,同时双方也是各执一词,不断对薄公堂。

直到2022年初,中国红牛官方表示已经取得了当初所签订的50年协议书原件。去年底,司法鉴定也认为该协议书有效。

  图源:新浪微博

原本以为这场持续多年的商标争夺战终于要落下帷幕,没想到泰国天丝又拿出了正式版本《98年合资合同》,让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更加扑朔迷离。

接连不断的反转,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到底谁真谁假。即便近期网上热传中国红牛将要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但目前也并未看到官方通报。


03
红牛内斗,谁赢了?

如果不细心观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市场中的红牛饮料总共有三种,分别为红牛安奈吉饮料、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和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在这之中只有功能饮料才是来自于华彬集团所生产的中国红牛。

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产品,大多数消费者应该是摸不着头脑的。而这一切的乱象,显然也都来自于中泰红牛之间多年的纷争。

不过更需注意的是,在红牛内斗期间,功能饮料的市场格局风云突变,红牛“老大哥”的宝座能否坐稳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图源:红牛官方微博

先说红牛,自从在2015年登上巅峰之后其市场份额便开始一路下滑,从曾经超过80%到现在已不足50%。如此巨大的蛋糕,更多是被一些后起之秀所逐渐瓜分。

以东鹏特饮为例,背靠数千万货车司机,再加上和红牛当年如出一辙的营销手段,东鹏特饮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红牛的第二大功能饮料,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4.7%增长到了2021年的16.7%。

  图源:东鹏特饮官方微博

当然除了东鹏特饮,像乐虎、体质能量等面对中国红牛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新锐品牌如元气森林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功能饮料产品。

如果最终华彬集团真的败诉,对东鹏特饮们而言,将有更大的机会进一步蚕食其市场份额。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国红牛也在想办法积极自救。

从2017年开始,红牛就推出了全新能量饮料品牌“战马”等一系列产品,尝试打造出一个产品矩阵。可惜实际表现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到2021年战马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1%。

  图源:红牛官方微博

到现在,中泰红牛之间的诉讼大战也远未结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是:常年累月的内耗致使两败俱伤,市场也拱手让给他人,这样真的值得吗?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