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百度官宣AI手机:拳打小米,脚踢华为?

转载   2023-05-10   09:46
0
0
0
33796

造手机的去造车,造车的都来造手机,本以为这是场手机厂和车厂的双向奔赴,没想到还有人横插一脚,横刀夺爱。


说的就是百度。

昨天,公开媒体报道百度旗下小度将进军手机市场,更是放出豪言,要打造手机界的“新物种”。

  图源:澎湃新闻

这番话听得我心潮澎湃。

毕竟手机行业内卷这么多年,已经卷无可卷,除了摄像头开始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无路可走之下,甚至都开始卷折叠屏了。

百度这时候高调入场,大放“厥词”,难道真要带来手机行业的历史性突破?

话都已经撂这儿了,只期待百度给我一个惊喜。不说迎来一个新的“乔布斯时刻”了,至少也得整出点花样吧。

毕竟,传统手机终结者的名头,没那么好当。


01
AI智能手机,什么来头?

拳打小米,脚踢华为?

这是我看到这条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当然,不是说小米华为手机不行,实在是百度的噱头搞的太足。

AI智能手机,手机界的“新物种”。

实话实说,这种噱头不是一般人敢搞的,毕竟搞好了自然又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但搞砸了,那基本就等同于把自家品牌直接给糊地上,抠都抠不起来。

所以平心而论,我还是很期待百度这次能带来什么惊喜。

当然了,硬件方面大家就不用太期待了,毕竟百度的跨界首款产品,多半会采用公模来降低成本,核心点自然应该是在软件层面。

就像百度透露的,这是款“AI智能手机”,AI才是核心。

在这里提起AI,相信你大概会想到两样东西,一个是类似Siri、小爱同学这样的语音助手,另一个就是ChatGPT。

严格来讲,前者真算不上AI,毕竟它们只是一个指令接收器罢了,时不时还会闹出“人工智障”的笑话,后者确实是真AI,但一般情况咱们都用不了,在手机上更用不了。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手机上打造一款“Siri+ChatGPT”的集合体,做到真正的“让科技改变生活”?

真的有,百度这次造手机,走的多半就是这条路。

其实推测起来很简单,AI智能手机,所整合的就是小度AI能力,什么是小度AI能力?如果用一个具体点的名词来表述,那就是“小度灵机”。

  图源:小度小度官方公众号

所谓小度灵机,就是小度针对智能设备场景打造的AI模型。更关键的是,它全面融合了百度“文心一言”的能力。

文心一言大家都知道,弱化版的“中国ChatGPT”。

当然了,我知道上面这句话或许很多人并不认可,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文心一言虽然比不过ChatGPT,但在智能程度上,总能甩手机语音助手一条街吧?

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百度的AI智能手机,极大概率就是一款基于文心一言(小度灵机)的手机终端产品。

手机不重要,它只是百度AI能力的承载体,AI,才是这款手机的核心,AI,才是百度跨界便敢大放“厥词”的底气。

百度这款新机预计本月下旬发布,是骡子是马,届时,我们就能一睹风采。


02
夺回失去的八年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百度在手机行业并不算是毫无经验的新兵。

2012年,还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混沌时刻,小米刚刚诞生两年,还在“为发烧而生”;华为前脚摆脱运营商合约机,也没找到硬刚iPhone的感觉;OPPO、vivo势头虽猛,但打法远不及今天明朗。

再加上360、阿里、乐视诸侯混战,市场一片混沌。

手机业务这块肥肉,谁都想吃,百度亦是如此。

于是2012年,百度发布了基于安卓的自家ROM“百度云OS”,试图通过系统服务突围。简单来讲,这就是百度版的“MIUI”。

一经推出,百度云OS也势如破竹,逐渐适配超150款机型,坐拥用户超1000万。根据当时的数据报告,百度云OS曾超越小米MIUI,成为所有第三方ROM资源的第二名。

但问题也很明显,随着各品牌系统自成生态,无论是百度云OS,还是后来天价收购的第三方应用市场,都失去了生存土壤。

三年后的2015年,百度终于竖起白旗。

  图源:百度百科

距离今天,百度的智能手机业务,已经失去了整整八年,但这八年失去的,还不仅仅只是手机业务。

从曾经的“BAT”,到今天的“ATM”,百度在互联网洪流中逐渐暗淡,成为旧时代巨头落寞的代表。

若非仍手握搜索业务,今天的百度,结局或许只会更惨。

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流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有QQ、微信,阿里有手淘、字节有抖音,即便对于小米、华为而言,手机终端,也是他们最大的流量入口,而百度,只有手机百度,勉强算是领了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若当年百度重心押注,手机业务做成了,还会是今天这番光景吗?

显然不会。

百度这八年错过的,不仅仅只是手机,更是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流量入口”。

而今天,AI智能手机的诞生,正是百度要夺回这一“流量入口”的再次尝试。

它是手机,但不仅仅是手机。

是AI、是核心终端、是百度生态、更是流量。


03
AI智能手机,会是百度的良药吗

就像上文提到的,百度AI智能手机的意义,并不在于手机本身,而是对百度流量入口阵痛的缓解。

那又该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实现?

抛砖引玉,我先说一个小米的例子。

小爱同学大家都知道,这算是国内为数不多做的不错的语音助手之一。而围绕小爱同学,小米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圈。

智能音箱,电视机、空调、风扇、扫地机,乃至摄像头、窗帘,小米生态中所有智能产品都在围绕一个东西来转——小爱同学。

  图源:小爱开放平台

而小爱同学最核心的两个载体,一个是小爱音箱,另一个就是小米手机。

到这里其实就很明朗了。与小爱音箱同类产品百度也有,小度音箱。但小度音箱你总不能时时刻刻带着,对吧?

那么最能连接用户的载体只剩下了一个,手机。

百度做手机,一来,是对小度业务的延伸,打造百度生态;二来,通过最贴近用户的核心载体,将小度AI能力连接用户。

而连接了用户,就意味着连接了流量。

成了,未来这就是百度的一大流量入口,没成,对百度其他业务也没什么影响。

何不一试?

更何况,百度在AI上还有着一定的优势。

早在2017年,百度就已经喊出“ALL in AI”的口号了,到今天虽然不温不火,但技术积累毕竟在哪儿摆着呢。

就这么说吧,假如把你手机里的什么小爱同学、Siri、小艺换成成熟稳定的文心一言,你难道会不愿意?

就连小米也正在尝试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它的底气,正是来自于由小爱同学算串联起来的整个庞大小米生态。

百度做AI智能手机,是一场和小米的双向奔赴罢了。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还在于一点,AI。

百度的AI能力如果能够带来比Siri、小爱同学明显的质变,那这次跨界就有机会成功,如果没有,那也不用如此折腾了。

毕竟百度的顽疾,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