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小时的工作
偷走了社畜24小时的生活
最近,#不要放弃下午4点#这个话题在小红书上爆火,无数打工人在相关笔记下倾诉心声。
在日复一日忙碌奔波的职场生活里,下午四点似乎成了一个特殊的节点,承载着诸多复杂情绪。
图源:小红书
我们常常在心底把下午四点当作一天即将落幕的倒计时,满心盼着下班铃声响起,好逃离这一方小小的格子间,结束疲惫工作。
但事实上,下午四点更像是人生中场吹响的哨音,此时阳光依旧浓烈,一天的时间远未耗尽,它本应是生活展现另一种可能的崭新开始,而非仅仅是对工作结束的焦急等待。
作为在格子间困了8年的资深职场人,我对 “四点魔咒” 再熟悉不过。
无数个下午,当我死死盯着密密麻麻的Excel表格,一行行数据仿佛变成乱码,怎么都理不顺;
僵硬的颈椎每转动一下都传来咔咔作响的抗议,提醒着我身体的疲惫。
工作到下午4点的打工人,就像手机弹窗提醒存储空间不足一样,需要的不是硬撑,而是主动给大脑按下“思维清理键”,给紧绷的身体解解压。
02
解压不用太多仪式感
只需见缝插针的喘息
疏压也不必靠诗和远方,学会给自己设置职场“结界”,就能给即将宕机的身体充满电。
1.给工作设个“生理闹钟”
我会在工作日雷打不动设下午 4 点闹钟,不是为了摆拍的仪式感,而是身体真的需要喘口气。
此时距离早晨开工已过7小时,是大多数打工人的情绪临界点,生理能量见底,心理防御机制即将崩溃。
闹钟响后,我会先关掉电脑屏幕,让眼睛盯着窗外 5 秒钟(哪怕只能看到写字楼对面的玻璃幕墙);
接着让自己沉浸在一件小事里——或许是整理桌面杂乱的文具,或许是认真读完一首短诗,又或许只是静静听一首喜欢的歌。
图源:豆包
2.独善其身,不如群体治愈
高压工作下,难免会有同事意见不合、沟通不顺的时候;这时,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理解的微笑,远比复杂的调解有效。
公司冰箱的“快乐能量站”,是我和同事们心照不宣的秘密基地。
里面囤满了各种美味的小零食,用便签写着“完成任务可自取”。尽管字迹已有些模糊,却见证着无数个温暖的治愈时刻:
上周实习生熬夜改方案后,我递给他一杯芝士,他咬下第一口时眼睛亮起来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刚入职时,前辈给我递糖果的瞬间;
跨部门会议剑拔弩张后,我会默默在群里发消息:“冰箱有小惊喜,自取降火”;
职场的温度,从不是靠团建或口号堆砌,而是一次疲惫眼神的默契交汇、一些细微处的善意与关怀。
3.从职场模式切换到生活模式
下班回家的通勤路上,不仅是从公司到住所的距离,而是切换人生模式的过渡带。
记得告诉自己,从这一刻起开始,我不是打工人,是可以发呆、可以慢下来的自己。
图源:豆包
同时,不妨想想下班后那些令你期待的事:
也许是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为自己做一顿丰盛晚餐,在烟火气中感受生活的本真;
也许是奔赴一场与老友的聚会,抛开工作的烦恼,尽情谈天说地,让笑声驱散周身的疲惫;
又或许是换上运动装备,在公园的跑道上肆意奔跑,用汗水释放压力,感受身体的活力与自由。
不要让工作的阴霾继续笼罩下班后的时光,要勇敢地去拥抱生活中的小确幸,去见那些能让你嘴角上扬的人。
这些碎片时光,它们是治愈疲惫的良药,能让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
哲学家梭罗曾说:“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的。”而这,或许就藏在我们主动创造的每个生活缝隙里。
03
职场是场马拉松
但你可以随时给自己递能量棒
在“8 小时工作偷走 24 小时生活”的集体困境中,职场人早已不再需要“996 是福报”、“年轻人要奋斗”这样的宏大叙事,也厌倦了对抗式生存。
我们既不想用躺平消解生命价值,也不愿被内卷碾压成效率机器,而是迫切需要一个温柔的破局支点,能在不颠覆规则的前提下,守住生活的最后一寸领土。
在这样的社会情绪中,百吉福「大事小事,来杯芝士」的活动像一把温柔的钥匙,精准插入职场人想停却不敢停的心理锁孔。
允许你暂时挣脱 “工作脑” 的桎梏,在法式充气工艺带来的轻盈绵密口感、仅一个苹果的低热量负担,以及 5 种干净配料的纯粹体验中,回归生活的主人。
一杯芝士的巧妙,在于将产品体验转化为“合法休息”的符号:撕开包装时的「sisi」气泡声,成为中断 “工作脑” 循环的感官信号;这种 “非对抗性” 的解压方式,既避免了“摸鱼” 的负罪感,又通过下午4点吃芝士的集体默契,让职场人实现对自我时间的短暂掌控。
从产品逻辑看,百吉福“一杯芝士” 的配方设计暗合职场人的深层需求:80% 浓郁奶酪(原味)是对专业态度的坚守,却以轻盈形态打破 “芝士厚重” 的刻板印象;低热量与干净配料表,则是对 “用健康换效率” 的无声反驳。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在下午 4 点吃芝士?
因为这是一天中最接近“希望”的时刻——既告别了上午的忙碌,又临近下班的自由,而一杯“百吉福一杯芝士",能让这段时间真正属于我自己。
它教会我们,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如何用微小的智慧,“偷”回被工作侵占的生活。
不要让 8 小时的忙碌,成为 24 小时人生的全部剧情。
毕竟,能在下午 4 点为自己偷来10分钟的人,终将在那些被偷走的时光里,遇见更丰盛的自己——那才是我们在职场中拼尽全力的意义。
本文由首席营销官入驻KOL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ID:ceozhiku)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推荐案例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