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作者丨栗秋
美团和饿了么的谐音梗对轰,绝对是今年最好笑的商战!
前几天,美团外卖突然放出了一支由上海歌手黄龄主演的广告片《黄的龄》。
片中黄龄唱着经典歌曲《夜上海》的曲调,身着旗袍,在复古歌舞厅中轻吟,“黄的灵,黄的灵”。
魔性的旋律配合押韵方言可以说轻快又洗脑,这波操作也直接将黄龄的名字与美团标志性黄色完美结合。
图源:美团
同时“灵”在沪语中意为“聪明”、“有能力”,暗示美团外卖“好用又灵光”。
更秒的是,美团将黄龄英文名译为 “Yellow Zero” ,与其“扫0得0”的活动又呼应上了。
广告一出,被网友称为年度最丝滑植入。
而饿了么的粉丝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跑到官方评论区底下留言称:“饿了么只有请出蓝盈莹才能扳回一城了”。
一句玩笑话,但是饿了么当真了!
于是几天后,饿了么正式官宣演员蓝盈莹出任品牌“必赢官”,口号就是“蓝的一定赢”。
图源:饿了么
不就是玄学和谐音梗嘛,谁还不会了。
在饿了么的官方海报上,蓝盈莹被译为“Blue win win”。
而这个“Blue win win”,也是黄龄在《浪姐1》里为蓝盈莹取的绰号。
2020年黄龄和蓝盈莹参加《浪姐1》时就有网友调侃道,这两个人一个蓝一个黄,简直就是美团和饿了么外卖组合。
现在看来,这位网友真的是预言家啊。
饿了么也是主打一个听劝,网友说请蓝盈莹就请来了蓝盈莹。
甚至还给提供这个建议的网友送了18.8x365天的全年大红包,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图源:小红书网友@小天的虎文日常
所以说,人还是要主动出击才会有机会。
而饿了么这种“教科书式听劝”的操作,也瞬间赢得了一片喝彩。
饿了么:这破天的富贵我一定要接住了!
网友们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调侃同样上过《浪姐1》的这两位。
一个好的名字赢了一切,谁能想到昔日的好伙伴现在成了商战的对家呢。
当网友在为“黄蓝CP”的“甜蜜互动”兴奋时,唯一没有参与这场玄学谐音梗商战的京东,仿佛成了最大的输家。
于是京东的粉丝们也着急了,不能一直挨打啊。
建议京东可以请出惠英红老师,因为“红会赢”。
或者洪金宝也可以,因为“红金 包赢”。
如果京东还不下场,感觉黄蓝CP真的要组团出道了。
两家表面上激烈对抗,但是鹬蚌相争,消费者得利,共同打造了一场全民狂欢。
甚至有网友调侃:美团和饿了么的广告总监是不是偷偷亲嘴了?
在这场外卖“三原色大战”之下,其实大家根本不必纠结于选择蓝还是黄,如果一定要选,那就是全都要!
而站队京东的粉丝们也不必太担心,毕竟京东已经有刘强东和猪猪侠了,难道还不够红吗?
在最开始挑起这场外卖商战的,就是半路杀出来的京东。
而刘强东也是三家外卖平台中第一个亲自下场的创始人。
靠着送外卖、请骑手吃海底捞、再到猪猪侠联名,刘强东的每一次露面都精准的引发热议。
这种创始人自己就是一个“代言人”的策略,既降低了营销成本,又能通过接地气的形象赢得消费者好感。
同时,京东一上来就承诺为外卖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这一组合拳直接打到了美团和饿了么长期被诟病的高佣金和骑手保障不足问题。
因此,随着京东的入局,外卖行业的事态立马升级成了生死对决。
在此情况下,美团和饿了么的黄蓝对决,看似无厘头,实则暗含了经典的“CP营销”策略。
纵观品牌史,从麦当劳VS汉堡王、王老吉VS加多宝,到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这种“互黑互撩”的营销方式已经被验证过,且效果显著。
当两大品牌互相对决,就会产生强大的叠加效应,粉丝之间的互动也会创造出新的热点,推进品牌多方面传播。
在如今全民娱乐的时代,当大家广泛玩梗,品牌也能在消费者面前高频刷脸,触达不同消费群体。即便未能迅速走红,也能为未来的推广积累下好感度。
加上这种“听劝式”营销以及充满“活人感”的联动,也有助于品牌塑造“玩得起懂得玩”的新形象,轻松打破消费者的固有认知。
因此这场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战,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业务上的对手,传播上的队友”。
京东的加入,对商家和用户也都是好事。
作为服务于人民的头部企业,不能只为了赚钱,利益至上。像胖东来超市一样为用户、员工着想,这样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在这场充满玄学色彩的商战中,大家可以明显看到,竞争正在推动行业变革,也正在推动各类生活服务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进化。
用大额红包买来的奶茶,也似乎格外好喝。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