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改「行」

新氧改「行」

2020-06-03 09:57
96288
营销头版
营销头版



会来事的品牌,从来不缺关注度。在眼花缭乱的营销时代,如何引起大家对品牌的关注,成为摆在品牌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一些品牌推出社会议题营销,通过抛出争议性、价值观的问题,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

 

从最早饱受争议的招商银行《番茄炒蛋》、到自然堂《没有一个男人可以通过的面试》,无疑印证了一个原理:有争议才有话题。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医美品牌新氧,一直在聚焦“医美”这个话题。最开始推出洗脑式电梯广告《整整整》,到后来找上蔡康永和冯唐共话“美商”。最近新氧又出神操作,推出了一支主题为“新氧专业,爸爸支持”的走心视频。

 

如果说“社会议题”依旧是新氧的核心策略,那么在营销落地方式上,新氧好像改「行」了。

 

点击看短片


 01

    新氧走心式营销:

  “新氧专业,爸爸支持”

 

新氧这支走心视频,以女儿与父亲的代际关系为切入点,由此牵扯一段父女对医美态度的“冷战”。 



女儿想要割双眼皮,于是向父亲征求意见,父亲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点头答应。

 


短片表现得最巧妙的地方在于,给予镜头大段的留白,而没有过多的台词,充分塑造了中国式父亲的形象:话不多、不善于表达情感。

 


眼神向来是人物情感变化的“晴雨表”,父亲的眼神中全是戏,似乎隐藏着许多话说不出口,我们也能读懂他复杂的情绪:

 

“整形意外事故频发,让女儿做整容真的安全吗?”

“在爸爸眼中,你永远是最美的情人,为什么要割双眼皮呢”

“女儿已经长大了,应该让她自己做决定.......”

“女儿有变美的梦想,我难道不应该支持吗?”

 

虽说在消费升级时代下,颜值经济盛行,人们对美的欣赏给予了更多的包容,让医美消费变得常态化。但关于父母与子女如何看待医美,依然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有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外貌是父母给予自己的一部分,不可舍去;既然长相是父母赐的,那么就要接受并爱自己。

 

但也有人本身并不排斥整容,表示应尊重多元化,只要在安全系数范围内,把自己变得何乐而不为;还有的认为整容这件事,只是女性拥有选择我喜欢的「美」的决定,不必屈从于他人的压力。而做医美是否征求父母的意见,也是个人的选择问题。


02

从轰炸式广告到走心短片的进阶

论新氧的变与不变

 

除了关注到短片镜头语言的巧妙之处,我对品牌的行为刮目相看。这次新氧沟通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演绎了“同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

 

品牌是一场消费者认知的较量。而这次新氧改「行」,是在加深更多人对品牌的认知,聚焦女性对于选择美的权利展开:

 

随着社会日益尊重多元化,对个性化选择越来越宽容,整容也逐渐被视为一种正常现象。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整容本身无关对错。 

 

让自己变美变得更好看,是每个人独立的选择和权利。只不过有人选择塑身有人选择整容方式,本质都是为了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只需要仔细聆听自己的内心,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承担。

 

于别人而言,也不能因为别人的整容观点与自己不同,就武断判定别人是错的。每个人只有尊重别人选择的份,并没有评头论足的份。


新氧正是把这种洞察融入“走心式”短片中,将“整容是否征求父母的意见”的社会现象推到大众面前,传达女性整容应该是交由自己做主,带动大众对于医美价值的深思。 

 


尽管新氧在改行,但有个营销内核没有变化,即始终紧扣“如何看待医美”这个社会议题,在沟通中顺利过渡到产品价值。

 

而这次或许是它在全新塑造一个专业医美平台的品牌形象,刷新大家对其既有的认知进而提升美誉度,从而颠覆公众对于医美行业的刻板偏见。 


03
   社会议题营销盛行背后:
无冲突,不营销


透过营销看本质,类似新氧屡屡借助社会议题展开营销的现象,屡见不鲜。

 

比如OLAY从姐弟恋、反逼婚题材出发鼓励女性打破年龄枷锁;还有方太前不久抛出“要不要厨房”问题。这让人不禁思考为何品牌热衷社会议题营销,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1、自带冲突性,话题观点两极分化


无论是女性年龄、夫妻分担家务,还是女性整容话题等,这些话题背后隐藏的观点一直都呈现两极分化状态。

 

比如招商银行《番茄炒蛋》的广告,有人认为歌颂了亲情,也有的认为品牌为“巨婴”点赞实在不该。



又好比新氧这次父女主题广告同样被人质疑,为什么整容要征求父亲意见?

 

这不正是社会议题营销的价值所在,自带争议性话题的品牌内容,收割好评的同时也难免被不少网友吐槽。但有争议才有流量,可以为品牌声量造势。

 

正如知名营销人士叶茂中所说,没有冲突就没有营销。品牌们不要触犯道德红线,大胆设想小心落地即可。

 

2、具有长线营销的价值,助力品牌深化主张


另外从时间维度来分析,大众关注的社会议题往往有个特点:去年说、今年说、明年还会被一直讨论,可以无休止地讨论下去。

 

拿女性性别来说,女性职业歧视仍然存在;再看整容,女性是否有自由选择美权利,同样一直备受争议。

 

因此品牌依托于社会议题,制定与议题匹配的品牌价值观,有助于不断强化品牌与某种社会价值观的关系。移默化展现社会责任感,收割消费者的共情力。

 

3、落地社会议题背后:品牌拥有硬核产品力

 

当然品牌主之所以有底气持续开展社会议题营销,也与其强大的品牌力和产品力脱不了关系。

 

产品力,才是推行社会议题落地的最大支撑。

 

就像方太专注电器多年,发明智能电器切实为用户解放双手,也为消费者实现时间自由。



同理,新氧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医美互联网平台,也一直在解锁女性更多变美的方式。从护肤、美体到推出66双眼皮节的活动,无不是在满足女性变美丽的精神需求。



 04
 结   语

社会议题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品牌如何利用好话题。

 

作为营销人士,面对品牌热衷社会议题营销现象,也要一分为二看待。有的人认为品牌是在做一场流量生意,也有的认为是在过度营销。

 

但在我看来,与其关注用了什么营销手段,更应该看品牌能否带动公众换位思考,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营销头版 ID:mkt2000)

营销头版.png


9

0

人收藏

你的评价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营销头版
企业KOL
营销头版

主笔/徐立

专注互联网领域热门品牌报道

私 信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