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一杯,喜茶疯了!

4元一杯,喜茶疯了!

原创 2024-05-17 11:00
10268
互联网品牌官
互联网品牌官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品牌官(ID: szwanba)


2024刚开年,茶饮界就热闹非凡,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组成的“奶茶大军”,你争我抢地奔赴港股。


相比之下,喜茶是真的急了,上市迟迟没有它的动静。而就在最近,喜茶更是在颠覆自己,买一送一下,单杯奶茶最低只要4元,卖得比蜜雪冰城还要便宜。


说到底,在竞争对手争相叩开资本市场大门下,留给喜茶的时间着实不多了。而作为曾经的网红品牌、资本宠儿,喜茶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掉队”了呢?



01

喜茶开始“蜜雪冰城化”了


谁也没有想到,过去标榜高端新茶饮的喜茶,动辄30元一杯起步,有一天居然会卖得比蜜雪冰城还便宜了。


5月6日,五一假期刚上班,一位北京消费者在喜茶的微信社群里收到一条链接,点开一看,是喜茶的买一送一券。拿经典产品“芝芝金凤茶王”来讲,原价15元,买一送一折合7.5元一杯,而原价8元的“纯绿茶妍后”,用券后只要4元一杯,比蜜雪冰城还便宜。



从喜茶用券说明中可以看到,茗茶、轻乳茶、厚乳茶系列的10余款产品,都能参加买一送一活动。对比也在进行大降价的瑞幸,9块9专区中只有5款。


实际上,喜茶降价早已不是新鲜事。根据沙利文发布的《中国新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喜茶客单价达到52元-56元,远超行业35元的平均客单价水平。


从2020年开始,奈雪每单均价达到43元,2022年压缩至34.3元。2023年主推的新品,均价大多在15-25元之间。2024年,直接推出了9.9元的咖啡奶茶,打起了跟瑞幸、蜜雪冰城抢生意的算盘。短短这几年,喜茶彻底脱掉了高贵的外衣。



02

下沉之后的喜茶还是喜茶吗?


曾经走高端路线喜茶是一种社交密码,在动辄百万设计费的“第三空间”里,发布一杯手持新式茶饮的动态,就会有人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喜茶俨然成了18-35岁年轻人的一种炫耀资本。


消费者追捧之下,自2016年起,资本逐步关注新茶饮赛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于2012年的喜茶在2016年获得了IDG资本、今日资本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


2021年7月,喜茶在新一轮融资后刷破了中国茶饮界的融资纪录,估值达到了600亿元。也就是说,短短5年多时间,喜茶这家公司估值从10亿人民币到600亿人民币,其增值速度在传统行业中可以堪称神话了。


然而,近两年消费风向变了。“两折吃海底捞”“花一半的价格做家装”等平价消费话题在社交平台上热度高涨,“不促不买”成为新常态。


由此一来,蜜雪冰城等主打低价的奶茶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以蜜雪冰城为例,消费者“真香定律”下,用户数激增,收入高涨,市场份额不断抬高。反观高端玩家,则陷入增长困局。曾位居高端的品牌都在“向下”求索,寻求自救。


以奈雪为例,2022上半年其复购率为33.6%,已经低于2021的35.3%;而在后续2022的财报中,则直接改变了披露口径,难以追踪对比。


如此背景下,喜茶下场打价格战的野心一目了然:改变贵价心智,迎合大众消费降级的心理。


与此同时,为了沉下去,喜茶也开放了加盟。作为高端茶饮的代表,喜茶一直以来坚决反对加盟,理由是直营能保持品控和服务质量。


2022年11月,成立10年的喜茶开始一改“亲力亲为”的执念,确认开放加盟业务,招聘合伙人,门店数量自此开始坐上火箭。根据喜茶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以下称“报告”),截至2023年底,喜茶门店数已突破3200家,其中事业合伙门店超2300家;门店规模同比增长280%,相比2022年翻了近三倍,成为行业内规模增长最快的品牌;用户规模也持续增长,目前会员已破1亿,全年增长3700万。


放低姿态、开放加盟、主动降价后,喜茶的销量提升十分明显。但是,下沉之后的喜茶还是喜茶吗?


对此喜茶的表态是:“喜茶从来都不是只属于部分人的品牌,而是服务大众的品牌。在我们眼里,没有什么高端市场,或者下沉市场,只有属于大众的消费市场。”


不过,即便开放加盟后增长迅速,喜茶的门店规模已经“掉队”,被第一梯队的品牌拉开差距。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凭借全球3.6万家断崖式领先,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都是准万店选手,甜啦啦、益禾堂、书亦烧仙草正朝着万店狂奔,新晋网红霸王茶姬的门店数也即将超越喜茶。




03

留给喜茶的时间不多了


“4块一杯”的奶茶,看得出喜茶这次是真的急了。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喜茶,变得越来越焦虑。


说起喜茶,确实有很多人会想起“奈雪的茶”,这两个品牌常被人用来作对比。而喜茶对标选手“奈雪的茶”已经很早完成了抢跑上市,而腰部茶百道也顺利登陆港股。上市潮下,喜茶有点首尾不顾。


在资本市场上,喜茶已经远远落后,经历5轮融资,至今仍未上市。


喜茶接触资本市场的动作,还停留在2021年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喜茶估值高达600亿元,远超奈雪上市前的估值。企查查显示,截止目前为止,喜茶共完成了5轮融资。投资机构中,红杉、高领、黑蚁等知名机构都赫然在列。



另外,相较于上市,喜茶面临的更棘手问题是:新茶饮的商业概念已不再性感,狂热的资本已转为作壁上观的姿态。在资本市场,围绕喜茶身上的光环也渐渐消失。



截止2024年5月15日,奈雪收盘价为2.83港元,由之前的300多亿港元迅速缩水至48.54亿元;而今年4月26日,茶百道在上市首日,盘中跌幅最大到38%,近70亿港元直接蒸发,并持续跌至目前10.2港元。


赤裸裸的数据摆在面前,600亿估值的喜茶都得倒吸一口凉气。


其实早在2019年,喜茶便做好了一鼓作气冲击港股的准备,先是进行密集的工商信息变更,再作为深圳灵感之茶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加入喜茶,退至幕后的聂云宸明确——通过港资公司形式助推喜茶实现港股上市。


可惜的是,资本降温、市值缩水的窘境摆在眼前,即便是行业头部,喜茶也难找到吃得下这块蛋糕的接盘侠。


更糟糕的是,如今IPO审核收紧之下,喜茶上市的难度变得更大了。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