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新logo遭群嘲,比亚迪看了直呼内行!

宾利新logo遭群嘲,比亚迪看了直呼内行!

原创 2025-07-07 16:57
90916
广告案例精选
广告案例精选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作者丨凌风


这几年,车企们集体走起了LOGO扁平化路线,从大众、宝马到比亚迪,一个个把车标从浮雕质感改成了平面贴纸风。


这不,最近106岁的豪华老钱宾利也坐不住了,整了个大动作,把自家用了一百多年的老logo给改了,正式推出了其百年历史上“改动最大”的新版飞翼车标。


图源:微博


要知道,宾利的“翅膀B”可是从1919年创始人W.O.宾利亲自设计的,历经五次迭代,这次改得最彻底。


从复古写实风直接跳到了极简科技风,网友一看:好家伙,这鸟翅膀咋还变苍蝇了?



01


宾利这次的新标,堪称一场“羽毛消失术”。旧版那对根根分明的优雅羽翼,被设计师用游隼的锐利线条重新勾勒,羽毛简化成几何网格,底部装饰彻底消失,只留下一圈黑色描边。



字母“B”下方的羽毛也被直接去除掉,改为一条描边线条处理。


中央的“B”字则像被镶了颗水晶,立体感拉满。整体线条更简约流畅。 灵感源自游隼的锐利线条,去除下方羽毛装饰,整体轮廓更简洁流畅。


官方美其名曰“现代感与速度感的结合”,但网友的总结更精辟:“羽毛没了,翅膀硬了。”


新Logo由宾利设计总监Robin Page带领的内部设计团队操刀,他曾执掌沃尔沃设计,2023年重返宾利后,便带来了这场“优雅革新”。


图源:小红书


宾利的logo最经典的元素,莫过于那对展开的翅膀,中间镶嵌着大写字母“B”。这个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创始人W.O. Bentley亲自操刀。


直到1930年代,宾利才逐渐确立了如今我们熟悉的“飞翼”造型。


宾利设计总监罗宾·佩奇(Robin Page)解释,旧logo的羽毛太“软”了,像猫头鹰的绒毛,而新标参考了游隼的翅膀,更锐利、更具速度感。


宾利品牌创建于1919年,创始人是华特·欧文·宾利先生。相比老对手劳斯莱斯和迈巴赫的高调,它向来以“低调奢华有内涵”著称。


1998年,宾利被大众公司收购,但是并未改变品牌的英国皇家血统。宾利品牌的理念十分简单,它以“要造一辆快的车,好的车,同级中最出类拔萃的车”为理念,不断提升追求极致卓越的性能。


从这一点来看,羽毛没了,线条更锋利,速度感拉满,更符合品牌发展理念。


通过锐化翅膀、立体化“B”字、去除羽毛实现视觉精简,呼应数字化传播需求。


图源:微博


下面的 "BENTLEY" 字母虽然看起来改动不大,但其实调整了字母间距和笔画细节,让整体更规整、更有现代感。


新标旨在体现品牌向现代化、数字化优先身份的转型,强调“简洁、锐利、更具冲击力”的视觉表达。



02


支持派认为新标更符合电动时代的科技美学,尤其是立体“B”字,仿佛高端腕表的切割工艺,奢华感不减反增。



但更多车迷痛心疾首:“这哪是宾利?分明是‘宾利·电动自行车’!”


更有人调侃:“宾利这是要转型做电动车?比亚迪看了直呼内行!”



最扎心的还是网友的毒舌:“以前的翅膀是展翅雄鹰,现在像苍蝇搓手。”


不少网友吐槽,新logo鸟的翅膀变硬了,从鸟变成了苍蝇。



宾利还在一段宣传视频中公布了新版车标的扁平化版本,这么一看更像苍蝇了......


图源:微博


“感觉从天鹅翅膀换成了苍蝇翅膀”,从天使之翼变成扑棱蛾子了......



这就是全球审美降级吗?



“本来是头鹰,现在变苍蝇”



网友辣评:鹰变苍蝇



“以前是优雅飞鸟,现在像被拍扁的蚊子。”



还有人说像蜻蜓、像知了,总之就是一种昆虫~



还有人说变成Bee了,夺笋



“还不如把翅膀也去了,一个大B不好吗”主打一个极简化。



事实上,车标中央的字母B图形确实可以脱离飞翼单独使用。


图源:小红书


网友调侃,新标太丑,所以我不买了,下面的网友,你不买那我也不买了......你们是会找台阶下的,我不买是因为我买不起吗?



设计总监Robin Page大概没想到,自己参考的游隼,一种俯冲时速390公里的猛禽,最终在群众眼里成了“苍蝇拍同款”。



03


宾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几年,汽车品牌的车标纷纷转向扁平化设计。宝马、大众、比亚迪等主流品牌,都换上了全新的LOGO,仿佛在比赛谁更“平”。


比如,2020 年的时候,宝马就将logo设计为扁平化风格,车标去除黑色外环和3D质感,仅保留透明轮廓,整洁而现代。



还有大众、Audi奥迪、Mini,比亚迪等人们熟知的汽车品牌也都纷纷更换了扁平化logo。


奥迪(Audi



别克也紧随其后,经典的盾牌logo被简化成三条杠,网友吐槽像“指甲刀”。


图源:小红书


丰田皇冠新logo也从立体变为扁平,被调侃像“鸟笼”“垃圾桶”“厨师帽”。


 图源:logo大师



日产直接把“NISSAN”字母放框里,被戏称“Excel表格风”;



此外,还有很多知名车企将金光闪闪的3D造型的LOGO转为扁平化风格。


图源:标志情报局


车企们似乎达成共识:在这个短视频时代,车标必须能在手机屏幕上“一眼认出”,否则就是失败。


宾利旧标缩成指甲盖大小时,21根羽毛糊成一团,新标扁平化后,清晰度直接拉满。


这波“拍扁”操作,本质是向数字化时代低头。毕竟,当车标要从发动机盖爬到手机屏幕、广告牌、APP图标时,复杂的立体光影只会变成一团马赛克。


在数字化时代,扁平化的设计比拟物化的立体设计更直观、清爽,更便于识别,应用性更广。


车标对车企而言,从来不只是个图案,而是品牌灵魂的视觉图腾。


宾利旧标上的不对称羽毛,左10根右11根,藏着1919年防伪的小心机,也承载着创始人造飞机引擎的航空梦;而新标的锐利线条,则明晃晃写着“电动化、年轻化、数字化”三大KPI。


扁平化的终极逻辑,是让LOGO在数字洪流中活成“超级符号”——像耐克的钩子、苹果的缺口,哪怕缩到指甲盖大小也能一眼认出。



04


宾利这次换标,表面是设计调整,实则是品牌战略转型的信号。


2024年,宾利全球销量下滑22%,营业利润暴跌37%,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显然,宾利想用更年轻、更科技的形象,吸引新一代消费者。


但问题是,超豪华品牌的魅力往往在于“传统工艺”和“历史沉淀”,过度扁平化会不会让宾利失去独特韵味?


网友的吐槽或许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担忧:“如果连宾利都变‘电动苍蝇’,那豪车的灵魂在哪?”



网友的调侃虽毒舌,却也提醒车企:扁平化不是万能解药,如何在“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里,保住品牌的“多巴胺灵魂”,才是真正的难题。


从宾利的“鸟变苍蝇”,到别克的“指甲刀”,再到丰田的“鸟笼”,车企换标已成风潮。这场扁平化革命,究竟是审美进化还是退化?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神评论:“车标扁平化没问题,但别让豪华感也扁平了——毕竟谁愿意花大几百万买辆‘苍蝇拍’呢?”。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