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作者丨凌风
谁能想到,有一天,山姆会员商店会因为一盒好丽友派被骂上热搜?
近日,山姆会员商店的选品问题引发网友热议。
作为被贴上“中产超市”标签的山姆,一直以来主打品质商超,致力于为会员服务。
然而,当好丽友、卫龙、徐福记等大众品牌新品陆续入驻山姆,同时,蛋黄酥、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等曾引发抢购的热门商品却悄悄下架时,引发会员强烈不满。4亿中产纷纷不买账了!
网友吐槽:“我花钱办卡进会员超市,你卖我家门口就能买到的东西,把我们消费者当韭菜是吧。”
作为中产生活方式的“标配”,山姆一直标榜“严选全球好物”,会员费的本质是“为专业筛选付费”。但最近,它的货架却悄悄变脸:
智利西梅变国产溜溜梅,低糖蛋黄酥变好丽友派,杨枝甘露、焦糖千层等网红爆款集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卫龙辣条、徐福记蛋糕、溜溜梅——这些你家楼下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大众脸”。
更讽刺的是,山姆最近上新的单品“低糖好丽友派”,号称减糖80%。
低糖配方本应契合山姆会员店一贯倡导的健康理念,也符合其目标客群中产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结果300多人打出差评,有消费者怒喷:“看到低糖才买的,结果甜到齁!”
“配料表第三位是起酥油,健康个鬼!”
除了好丽友外,卫龙、徐福记、溜溜梅等大众品牌产品陆续进驻山姆货架。
最让会员无法接受的是,曾经引发抢购热潮的蛋黄酥、杨枝甘露、焦糖饼干千层等特色商品却悄然下架。
网友辣评:马上就要上狗牙儿,一棵葱,唐僧肉了......
曾几何时,山姆是中产们的首选进货商超——进口牛排、瑞士卷、巨型披萨,每一款商品都写着“稀缺性”三个字。但如今,它的选品逻辑却让会员们直呼看不懂。
网友:感觉山姆把老会员当日本人整。
就好比花钱在山姆买会员,结果买了一堆大润发的东西。
会员们的愤怒,不全因商品本身,而是“山姆越来越像沃尔玛”的背叛感。
就像一位会员吐槽:“如果山姆和永辉没区别,我干嘛多花260年费?”
网友总结:山姆的堕落三部曲:从闭眼买到做攻略,最后想退卡......
网友纷纷质疑山姆高管是不是换人了?
山姆会员商店是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付费会员制商店,已有40多年历史,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截至目前,山姆在全国拥有48家门店,付费会员超过500万。
山姆的会员分为两种,260元/年的普通会员,680元/年的卓越会员。卓越会员在普通会员的基础上还可享受积分兑现等特权,会员均实行专人专卡制度。
过去,会员们甘愿掏钱,是因为山姆能提供两样东西:“稀缺商品”和“身份认同”。但如今,山姆的“精英滤镜”碎了一地。
不过,虽然在山姆出现了一些大众品牌,但引发争议的低糖好丽友派、徐福记燕麦藜麦蛋糕、芥末味板烧虾饼、溜溜梅智利无核西梅干等产品,在普通商超确实无法购买,为山姆特供商品。
但消费者不买账,消费者的不满,并非针对“商品来源”,而在于选品策略变化带来的心理落差。
当好丽友、徐福记、卫龙等大众品牌这些大众品牌纷纷出现在山姆,却让会员们越来越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办会员。
毕竟,会员制超市的根基,在于“人无我有”的稀缺价值。消费者支付260元年费,本质上是在为“严选服务”买单。
付费会员希望通过这种服务获得比普通商超更优质的品牌。260元的会员费不仅是一张购物卡,更是一张通往“精致生活”的通行证。
山姆的付费会员制模式,就是让购买会员的人能获得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
如今大众品牌入驻,被调侃“付钱买了个沃尔玛PLUS会员”。
山姆的选品策略之所以这样调整,一方面是因为业绩压力下的“下沉”策略。
沃尔玛传统大卖场在华节节败退,山姆成了唯一增长引擎。
沃尔玛2025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沃尔玛中国在2025财年的净销售额约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9亿元)。针对山姆会员店的销售额,此前曾有市场传言2025财年全渠道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沃尔玛在财报中并未提及,但是沃尔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表示,2025财年中国市场的山姆会员费收入增长超过35%。
为了冲千亿业绩,山姆疯狂开店,甚至杀入昆山、张家港等县城。但下沉市场客单价低,只能靠卫龙、溜溜梅这类“接地气”商品拉新。
目前中国有效会员数已破500万,增量空间收窄,需向二线城市要增长,而该区域客单价更低,迫使选品“接地气。
另一个就是管理层换血的后遗症,2025年初,山姆中国区CEO换帅,新团队被指“短视”——砍掉长研发周期的独家爆款,用高毛利国产品牌快速充数。网友锐评:“高管换了,山姆的灵魂也换了”。
虽然门店数量和会员规模持续上升,但山姆近年来在国内的口碑却出现下滑。
近年来,山姆频繁在品控上翻车,大量消费者曝光从山姆买的东西存在品质问题。例如蛋糕发霉、坚果里有活虫、蛋糕出现虫卵、牛奶外盒附着黑色虫卵等,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热搜。
如今,山姆的挑战,不仅在于做好品控,满足核心中产客群,还要面对同行的围剿。
盒马以“移山价”狙击山姆爆款;开市客以严选策略分流高端客群;胖东来自营商品模式被追捧。
更难的是,开市客、盒马鲜生,以及永辉超市这样的传统商超,也在试水仓储会员模式,试图抢占山姆客源。
中产会员认为山姆“差异化”光环褪去,续卡意愿降低。社交媒体涌现“退卡攻略”,转向盒马、Costco甚至区域超市。
不过也有大部分消费者肯定山姆的便利性和部分自营商品性价比,但拒绝为同质化商品支付年费。
山姆的“沃尔玛化”让山姆陷入 “规模VS精品” 两难:若坚守高端选品,难支撑沃尔玛期待的增长率;若持续大众化,年费合理性遭质疑。
山姆的破局在于:一方面,重构差异化壁垒,恢复独家爆款,强化自有品牌,增设高端商品专区,区隔大众与精英需求。
另一方面要品控透明化:公开供应链信息,避免“双标”争议。
否则,当“中产滤镜”彻底破碎,山姆还能靠什么留住会员?
毕竟,680元的会员费,买的不是大包装的超市货,而是“闭眼入”的信任。
人喜欢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累计评论 0 条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