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营销报
作者|孙明
每年的Met Gala(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都堪称时尚界的“奥斯卡”,明星们的造型总是能引发全球关注。
这不,身着LV量身定制服装的BLACKPINK成员Lisa,首次亮相Met Gala便成为全场焦点,也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刷屏了。
图源:Supreme情报网
今年的Met Gala,主题聚焦于“超凡精致:黑人风格剪裁艺术”,旨在深入探讨和展现黑人文化在时尚领域的独特贡献与深刻内涵,从剪裁工艺到风格理念,全方位地致敬黑人时尚美学。
在这场时尚盛宴的红毯上,Lisa身着卡比装(紧身连体衣)和黑色亮钻透视西装,融合了LV标志性的Monogram丝袜以及珍珠腰链,把“下半身失踪”的穿搭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图源:@jenvi
然而,正是这看似性感与艺术感交织的蕾丝刺绣,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眼尖的网友发现,在Lisa这身服装的蕾丝刺绣图案中,有一张疑似美国黑人民权行动倡导者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的形象。
超高清图片放大后,甚至在私密区域也能清晰看到这个头像。
图源:Supreme情报网
罗莎・帕克斯在黑人民权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拒绝在公交车上为白人让座的举动,点燃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星火,成为了追求平等与自由的象征。
将这样一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人物形象,以看似不太庄重的方式呈现在内裤上,许多人认为这是对罗莎・帕克斯以及整个黑人民权运动的不尊重,是一种文化上的冒犯。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充满了愤怒与声讨的声音,批评Lisa和LV团队缺乏文化敏感性和历史敬畏感。
面对汹涌的舆论,LV坐不住了,迅速出面辟谣。品牌方表示,内裤上的刺绣图案并非罗莎・帕克斯,而是艺术家Henry Taylor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的人物肖像,他们可能是家人、朋友和邻居。
紧接着,几大官方外媒也纷纷下场澄清,详细解读了图案的创作背景和设计初衷,试图平息这场愈演愈烈的争议。
图源:@辣梨啦啦啦
随着各方的解释逐渐被大众接受,这场由蕾丝刺绣引发的乌龙事件才慢慢画上句号,但它所引发的关于时尚与文化、创意与尊重之间界限的讨论,却仍在持续升温。
如果说Lisa的Met Gala造型是一场因细节引发的文化争议风暴,那么近年来在时尚圈愈演愈烈的“内裤外穿”潮流,则是对传统着装观念发起的一场全面冲击。
在Met Gala的舞台上,除了Lisa的蕾丝内裤造型,还有不少女星纷纷以“内裤外穿”look现身,让这一原本小众的时尚理念,彻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图注:Met Gala上的“内裤外穿”look
要是问内裤外穿的最佳代言人是谁,那必然是超人。若要追溯内裤外穿这一潮流的源头,那么GUCCI和MiuMiu等品牌算得上是先锋者。
早在2018年,GUCCI就开始在裤裆部位的搭配上琢磨了一番,在秀场上展示了多款设计独特(让人看了两眼一黑)的外穿内裤,从印花到材质,每一款都试图重新定义人们对内裤穿着的认知。
图源:Gucci秀场
但要说把内裤外穿玩出圈的,还得是MiuMiu。
2023年秋冬秀场上,MiuMiu推出了一款镶满钻石的内裤,售价高达4万元,直接把“富家千金任性风”拉满。
当时好多明星都上身尝试,可结果却不尽人意,杨幂、董洁、赵今麦这些女神,穿上后都没能逃过翻车的命运,上身效果真的很难评。
图源:ELLE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爆火,MiuMiu趁热打铁,又推出了休闲运动风的“内裤外穿”系列,这一波操作,直接奠定了它在“内裤外穿”潮流里的引领者地位。
图源:小红书
在这场针对下半身设计的创意竞赛中,一向不遑多让的巴黎世家,又玩出了新高度。
巴黎世家选择对男士内裤下手,一刀咔嚓做成了短裙,上半部分保留了内裤边Logo外露的时尚穿法,下半部分微微改动了内裤裆部设计。
图源:巴黎世家
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时尚,就是要打破所有常规。
这一设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惊叹于其创意,有人则难以接受,直呼“时尚圈的审美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围”。也有人吐槽,这要是穿出去,回头率肯定爆表,说不定还会被人当成有特殊爱好呢!
诚然,古力娜扎就因穿着一条看似露出内裤的牛仔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此可见,即使是游走在聚光灯之下的明星,若将这种着装带入日常生活也是不被舆论接受的,更别谈论是普通人了。
无论是内裤外穿、内衣外穿,还是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单品,这些时尚潮流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些设计更多的是一种视觉冲击和谈资,难以真正融入到日常穿搭中。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注重服装的实用性、舒适性和性价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前卫和个性。
但对于奢侈品牌而言,这些争议性的设计和潮流,实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营销手段,背后反映的是它们日益增长的营收焦虑。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了各大品牌面临的首要难题。推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单品,无疑是一种快速吸引眼球的有效方式。这些单品往往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的讨论,从而为品牌带来大量的免费曝光。
以MiuMiu为例,其推出的4万元钻石内裤,虽然价格高昂且实用性存疑,但却成功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各大时尚媒体、博主纷纷对其进行报道和讨论,让MiuMiu这个品牌再次成为了时尚界的焦点。
这种高曝光度,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还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为品牌的年轻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再看巴黎世家,从售价1.2万元的“垃圾袋”包,到2700元的金属发卡,每一款争议性单品的推出,都能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舆论风暴。
图源:淘宝
尽管这些产品常常被网友吐槽为“智商税”,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成功地让巴黎世家在众多奢侈品牌中脱颖而出,保持了极高的话题热度。
通过这些争议性产品,巴黎世家精准地筛选出了那些对品牌高度忠诚、愿意为品牌的独特性和先锋性买单的核心用户。
除了吸引关注,推出争议性单品也是奢侈品牌尝试产品多元化、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途径。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奢侈品品类增长逐渐乏力。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需要通过创新和跨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比如,Tiffany推出的售价8万元的钢丝球、爱马仕推出的售价16万元的自行车,以及Burberry推出的售价4400元的热水袋等,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跨界单品,实际上是品牌在探索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场景,试图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独特性产品的追求。
争议=流量=销量,这条公式早被奢侈品玩明白了。
LV母公司LVMH近年营收增速放缓,急需话题刺激消费,而Lisa作为亚洲顶流,自带“黑红体质”。从疯马秀到Met Gala,她的每次露面都精准踩中东西方审美与道德争议点,为品牌省下千万广告费。
毕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被骂总好过被遗忘。
*编排 | 日尧 审核 | 日尧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