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作者丨刘三关
山姆又出事了,这一次还是吓人的 “活虫” 。
有消费者在山姆卖的的坚果了,吃出活蹦乱跳的大虫子,而客服轻飘飘的一句回应 ——“坚果有蠕虫不是个例”,更是点燃了舆论。
作为备受中产阶层青睐的会员制超市,山姆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宣传的高端品质再次陷入深深的质疑。
近日,浙江湖州的潘女士在山姆会员商店 APP 线上购买了一份每日坚果,价格为 99 元。
6 月 1 日吃早饭时,潘女士应孩子的要求,将整包坚果倒出,却惊恐地发现里面有一只活虫正在爬动,她当场拍摄了视频为证。
图源:1818黄金眼
“太恶心了!家里所有山姆买的吃的东西,我都不敢打开吃了。” 潘女士心有余悸地表示。
随后,潘女士与山姆会员商店展开了艰难的协商。
山姆方面一开始提出退货,之后又给出退一赔一、退一赔二的方案,但均未达到潘女士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所要求的退一赔十。
潘女士表示,自己花费680元购买卓越会员,就是认可山姆的商品品质,然而如今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实在让她失望透顶。
她还称,解决完此事后,会取消会员,不再光顾山姆。
记者致电山姆超市 400 客服热线,询问此款坚果的厂家情况,客服人员表示该厂家是山姆旗下的,并且承认之前此款产品也出现过类似问题,会有专员帮助协商解决。
目前,暂无山姆专员联系潘女士协商此事,而该款坚果在山姆 APP 上仍然在售。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刺”,虔诚的山姆会员依然选择与品牌站在同一阵线。
在社交平台上,为山姆 “辩护” 的声音此起彼伏:
“坚果有活虫,就跟大米放久了有虫一样;如果完全没有才更需要担心”
“虫子比高科技好太多了”
“证明天然无公害”
“主打一个新鲜无污染纯天然无人工筛查干预”
“其他超市也很多,没必要总盯着一个品牌”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对山姆会员“护犊子”的言论表示不解:
“680元买的会员不如楼下附近小超市”
“评论里好多山姆跪族”
“卓越会员有啥值得强调的,是比普通会员的东西更好?”
事实上,这并非山姆首次因食品中出现虫子而引发争议。
此前,就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北京大兴山姆会员店购买的黑金刚莲雾中,清洗时发现水果有磕碰痕迹,啃掉坏掉部分后,竟看到虫子尾巴露了出来,掰开莲雾后,里面有多条活虫,数量多达七八条。
对此,山姆会员商店在线客服回应称,这是正常现象,原因是水果类商品未使用农药;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可联系客服处理。
不过,山姆跟屡次犯错的 “渣男”一样,3 亿中产却依旧深陷情网难以自拔,甚至还在为其找补,这份执着着实令人感动。
除了水果,山姆的奶制品也状况频出。
今年 3 月,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山姆有机高钙鲜牛奶” 在保质期内疑似变质,牛奶变成絮状且伴有发酸发苦的味道。
还有网友吐槽,孩子喝了这款变质牛奶后,身上出现大片荨麻疹,评论区也有多位网友表示喝到了同一批次的变质牛奶。
山姆客服当时回应称,该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可能是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碰撞、颠簸或温度变化,导致出现结块、水乳分离、沉淀颗粒等现象,建议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不要使用,可联系客服进行售后,随后山姆多个购买渠道下架了该款产品。
在 2024 年,山姆更是在 10 天内被五次曝光食品安全问题。
江苏常州一位女子发布视频称,在山姆会员店购买的鲜肉月饼中吃出了一颗疑似牙齿的异物;
一名消费者称在购买的一箱牛奶,盒子上附着发现多只黑色虫卵…
种种问题,让消费者对山姆的食品安全信心大打折扣。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近万条投诉包含搜索词 “山姆”,其中不乏对其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不满。
而山姆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虽然偶尔会采取下架商品等措施,但处理方式往往被消费者认为不够积极、诚恳,难以真正挽回消费者的心。
为什么山姆隔三岔五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排队结账的人还是一眼望不到头?
明明有人在坚果里吃出了活虫,转身却又看见朋友在朋友圈晒山姆的购物车,里面装满了瑞士卷和牛排——这种魔幻的场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其实,是山姆的忠实会员每年掏260元甚至680元办卡,不是单纯为了买东西,更是一种生活期待。
在小红书上,“山姆购物指南”、“山姆隐藏美食清单” 的笔记能刷出几万条,大家晒不仅是商品,分明是对品质生活的向往。
数据不会骗人,截至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会员逼近900万。沃尔玛最新财报显示,一季度中国市场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涨了22.5%,这里面山姆会员店的贡献功不可没,光是会员收入就增长超 40%。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中产家庭用真金白银投票,把逛山姆变成了一种生活仪式。
仔细想想,山姆太懂中产的心理了。
它用仓储式的大货架、标志性的大包装,把购物变成了一场捡漏游戏;
用精选的4000个SKU,告诉消费者 “这里没有选择困难,闭眼买都不会错”。
哪怕出了食品安全问题,那种 “高端品牌不讨好顾客” 的高冷态度,反而让部分消费者觉得这才是大牌该有的样子。
这套会员体系,给消费市场画了一道隐形的分界线,被筛选的中产们,甘愿为身份感买单。
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山姆的存在让中产们又爱又恨。
一方面,它用实惠的烤鸡、新鲜的鲜花留住了大批顾客,那些大包装的商品,确实能让精打细算的主妇们觉得 “囤货很划算”;
另一方面,从活虫坚果到变质牛奶,一次次食品安全风波,持续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底线。
这也是中产在快节奏生活里的妥协,他们需要一个能一站式解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地方,哪怕要承担偶尔踩雷的风险。
不过,没人愿意花着高价会员费,还要提心吊胆买东西。大家愿意为品牌买单,是相信品牌会珍惜这份信任。
如果山姆总是用“自然因素”敷衍问题,再强大的品牌滤镜也会碎。
毕竟,消费者可以为身份感买单,但绝不会永远为傲慢和敷衍买单。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