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找到了下一个“薇娅”

薇娅,找到了下一个“薇娅”

原创 2024-02-28 11:20
17136
Jerry
Jerry

几天前,受邀参加一个电商行业讲座,主题是——AI数字人重塑直播行业。


内容里,反复提到一个疏离又熟悉的名字——薇娅。


没错,这位曾经红透半边天的“带货一姐”,在潜水消失的年岁里,仍然影响着直播行业的发展走向。


花儿归尘土,青丝变白发,直播大环境下传统流量红利在逐渐消失。


而开年向世界扔下Sora炸弹的AI 领域,被视为直播行业的未来的突围新方向。


原因很简单,数字人直播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


或许你刷到过,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并没有识别出来。


这块新领域,谦寻公司已入局耕耘许久,掌握着多项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众所周知,薇娅的丈夫正是谦寻控股的董事长董海锋,并且此前有消息介绍,薇娅本人也深度参与了AI数字人等新业务。


超头主播的动向是对这片新风口的最好佐证,不过在我看来,AI主播技术的“永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数字时代,如何以人为本,就是最现实的问题!    



01

消失的薇娅,锻造直播的未来


21年末,“带货一姐”薇娅从直播间消失,被擦去了存在过的痕迹。


她不在的直播江湖,从未平息过涟漪。


曾与自己同台竞技的李佳琦深陷争议风波,以抖音为主的流量新中心迎来了小杨哥、董宇辉等现象级人物,却再也没等来第二个“薇娅”。


事实上,看似“归园田居”的薇娅从未放下过这片自己亲手缔造的王国。


她掌控的谦寻正朝着数字化、科技化公司加速迈进,拥有AI数字人直播系统和AI数字人直播运营教学与培训等业务板块。


我看过一些谦寻出品的数字主播,虽与真人存在着差距,但可以良好维稳直播任务,甚至能够看到一些薇娅的影子。


图源:虎嗅APP


超级主播的出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相比之下,这类直播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品牌方所青睐。


理由无他,在直播带货迈步奔跑的途中,品牌方已经受够了大主播的苦头。


追求下一个“薇娅”,不如打造下一个自己。


谦寻所提供的AI数字技术,不仅成本低廉、没有扯皮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品牌方最需要的“直播间平权”诉求。


这一点,从云顶之上到潜入水面的薇娅,恐怕再熟悉不过。


现在看来,薇娅的离去阴差阳错帮助谦寻完成了“去薇娅化”,并且幻化成“多重薇娅”存在于更宽广的商业领域。


这不是个单纯踩中时代红利的“暴发户”故事,而是一个对流量、对商业细致观摩与拿捏中完成一次次华丽跳跃的精彩样本。


似乎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更像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几乎可以肯定,数字人直播是谦寻手中的最大王牌,存在着广阔发展空间。


苏宁易购、特步集团等多家品牌,与谦语智能签订了AI数字人直播品牌合作,这叶小舟在朝着巨轮的路上加速前行。


其在新闻传播、教育、娱乐领域等广泛应用,同样诉说着其可观的未来应用前景。


消失的薇娅,或许还在指引着直播领域的未来。



02

数字时代,如何以人为本?


在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观点中,任何一种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AI主播的先进性正在发挥着技术补偿优势,但同样它并不是万能的。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陪伴价值。


看直播带货,愿意听主播忽悠,掏出腰包买单,更多是看在主播的面子上。


321,上链接,不仅仅是为了商品买单,更是为了直播活动提供的陪伴价值。


小杨哥为什么火了?


他的幽默搞怪真心逗乐了不少人,看他直播多是嘴角一直处于上扬状态。


董宇辉为什么火了?


看到他,你会发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真不是句废话,其传递出的三观正确又不落俗套,从他身上能看到思想的深度和灵魂的高度。


但AI主播机械化的表达和充满距离感的话术,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欲。


而且,它不容易解决从0到1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粉丝基础AI主播很难发挥大作用。


做到以人为本,当然不止这些基础问题。


前段时间,一则套牌外国女网红的脸用来带货的新闻看我的一愣一愣,这类打造虚假人设用作商业目的的行为并不在少数。


并且很多时候,受害者往往都不自知。


新技术迭代产生的风险问题,向来都不是件小事,更何况是在野蛮生长的AI领域。


图源:新华网/Sora生成视频截图


人文理念和技术理念的鸿沟,并不是简单审核机制就能控制的风险。


但这并不是一味的悲观,只是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容易引发一哄而上。


对于中小商家们而言,试错成本低,技术迭代过程中政策在不断完善,盲目跟风很容易血本无归。


何况,电商行业的整体流量已经触及天花板,AI主播能抢过多少蛋糕能有多少是个问题!



03

我们生话在虚拟世界的概率有多大?


前段时间重温了《黑客帝国》,主人公面前的两片药丸:蓝色代表从梦中醒来,沉沦虚幻世界,红色代表跟我前进,领你去看真相。


直到如今人工智能的风潮一波又一波的吹过,虚拟仿真带来的汗流浃背感才开始真切体会到。


从去年的让无数打工人失眠的ChatGPT,再到如今的AI主播、文本视频模型Sora,虚拟世界开始逐渐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


有没有想过,我们究竟有多大概率生活在虚拟世界?


复杂的物理实验,不会,也没必要搞。


但有一点,人们的思维认知和新技术发展并非相得益彰。


至少从目前的多种新技术来看,人们在让渡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让渡自我意识。


复杂性科学对传统思维的冲击不可谓不大,同时也为思维方式变革提供了原动力。


但思维方式要想不落后于时代,转变思维方式适应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而当人工智能真正开始蓬勃发展时,会如何预测并改造现实,我们会不会主动认为自己只是生活在虚拟世界。


到那时,人们有没有可能渴望吞下药丸?


选择蓝色的药丸,一觉睡醒忘记发生的一切,继续当一个快乐傻瓜。


如果选择红色药丸,最好是草莓味的!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李东阳朋友圈(ID: LDYMarketing)



0

人喜欢

0

人收藏

0人觉得好看

爱你么么哒!

我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累计评论 0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注册
后参与讨论
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