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暴跌85%,屈臣氏留不住年轻人

转载   2023-04-03   09:47
0
0
0
41820

在当下的美妆市场,屈臣氏正在经历口碑与业绩的双重打击。


先是在2022年财报的暴雷——中国区利润暴跌85%,创出历史之最。紧接着又在3·15期间被曝出92%芦荟胶只有0.41%,因涉嫌虚假宣传从而被监管部门罚款。

  图源:屈臣氏中国


不过,双双承压之下,屈臣氏的尴尬还不止于此。过去一年,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直接锐减了343家,平均下来几乎是每天关门1家。

从曾经的宾客盈门到如今的关店败退,昔日的美妆巨头究竟是怎么了?


01
屈臣氏被抛弃了吗

“就为了一分钱的东西,像疯狗一样咬人”“乞丐”……

如果你在2022年初,参加了屈臣氏的“1分钱面膜抢购”的营销活动,一定会记得,其官方直播间里主播这样辱骂消费者的魔幻一幕。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就是参与活动的消费者按照正常的流程去屈臣氏线下门店去兑换,结果却遭到了门店以“缺货”为由的拒绝。

如果是真的缺货还能理解,可接下来却偏偏出现了令人尴尬的一幕——线下“缺货”的面膜,竟然可以在官方直播间里直接下单。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有不满的消费者就提出了质疑,结果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屈臣氏的主播不但没有对质疑给出让人满意的回复,最后还反过来恶意回怼消费者。

所以原本该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营销,最终却演变成为了一场群体投诉事件……

事件发酵以后,屈臣氏更是被舆论架上了热搜。随着口碑的一落千丈,其直播间的带货效果也可想而知。

原以为这样的事件会带来警醒,然而沉寂了一年左右之后,屈臣氏却在刚刚过去不久的3·15期间,又一次因为负面事件出现了大众的面前。

  图源:微博热搜截图


而且相较于上次的态度翻车,这次的屈臣氏竟跌倒在了虚假宣传上,并且还相当离谱。

相关信息显示,经查,在天猫平台的屈臣氏官方旗舰店中,有一款名为自然乐园芦荟凝胶的产品,其中宣传推广时打出的是“92%芦荟原液成分”“92%芦荟胶”,结果实际却仅有0.414%,严重与事实不符。

不光如此,该产品推广中打出的“补水战痘”、“芦荟胶配方不含防腐剂”、“始祖”等,后面也被汉阳区市监局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认定为了涉嫌虚假宣传,综合下来被罚了4263元。

处罚的金额虽说是不算多,不过由于接连的不光彩操作,还是让屈臣氏在消费市场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屈臣氏被这届年轻人抛弃了,倒不如说屈臣氏被自己的骚操作给反噬了。


02
遭遇最惨5年

口碑危机之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这个传统美妆连锁巨头在当下消费市场的尴尬现状。

诚然,在传统零售时代,港资背景和李嘉诚商业版图的光环加持,确实让屈臣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跑了国内的美妆市场。

  图源:屈臣氏中国


不过,随着年轻一代逐渐登上消费舞台,尤其是在消费观念、购物渠道等等的变化之下,屈臣氏多年苦心经营形成的优势,似乎也正在被逐步瓦解。

特别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把直播带货变成了整个社会的趋势之后,对于没能及时把握住的品牌们来说,更是一场汹涌的恶战。

就拿完美日记来说,因为在行业一片矇昧时,率先吃到了小红书、抖音等的流量红利,所以在2019年完美日记的销售额一下子就猛涨了三四倍。

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很显然这样的现象只有在线上才有可能出现,线下要想复制这样的逆袭,不说难度堪比登天,至少90%以上的品牌都没这样的好运。

再加上去年疫情反反复复,线下实体门店开开关关,都对门店数量较多的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而屈臣氏的基本盘,又恰恰正是线下市场,所以带来的打击在其最近的财报中,也是相当破纪录的。

数据显示,2022年,屈臣氏集团收益为1490.14亿元,同比下滑2%;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25.69亿元,同比下滑11%,跌至2020年的水平。

  图源:屈臣氏中国


这其中,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内地市场,更是遭遇了滑铁卢。

具体来看,2022年,屈臣氏中国收益为154.42亿元,下滑23%;门店数量也从2021年的4179家缩减至3836家,减少了343家(8%)

相比营收,利润的降幅则更为惊人。其中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0.9亿港元,同比下降59%;息税前利润(EBIT)为2.62亿港元,同比下降85%。利润降幅之大,在屈臣氏历史上可算首次。

所以透过这一组组数据不难发现,屈臣氏不光面临着卖不动的尴尬,要想继续在国内市场赚钱,也远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



03
冲击中挑战不断

在屈臣氏所面临的一系列竞争中,电商的冲击毫无疑问是第一波大浪。调色师、WOW COLOUR 等新式美妆集合店的兴起,则是这之后屈臣氏面临的第二波暗涌。

当然,为了应对激流暗涌的冲击,屈臣氏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甚至早从几年前开始,为了弥补对趋势的慢半拍反应,它还采取了一些“积极行动”。

比如面对电商的冲击,屈臣氏从2018年起实施了所谓的“O+O”策略。简单地说,就是打造一个屈臣氏的“O+O”版小红书。

  图源:屈臣氏微信小程序


即把全国超4100家门店以及线上流量注入小程序,然后通过企业微信BA(导购)添加用户的方式培育自己的私域流量,从而实现线下体验和线上效率的深度融合。

如果单从数据上来看,这一场私域流量的改革,屈臣氏确实做得还算不错。不过,如果从结果上来看,这似乎却更像是一场让用户苦不堪言的“骚扰”。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消费者在添加了BA(导购)的微信之后,不定时会收到各种信息的轰炸,最吊诡的是,有时候好几个屈臣氏的BA每次发的却是同一个消息。

原本屈臣氏是想借助BA提供令消费者感到舒适、无负担的消费体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不少消费者深感痛苦。

以至于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就有不少消费者在吐槽,甚至深感被打扰的年轻消费者,还在黑猫等投诉平台对屈臣氏发起了投诉。

最终活动搞了一大堆,预算花了一大把,结果既没讨好消费者,又没让品牌收到一点好处,可谓是得不偿失。

雪上加霜的还有,就在屈臣氏的私域流量没有打稳基础桩之时,赛道中新锐玩家的不断涌入,更让这场竞争变得火药味十足。

  图源:THECOLORIST调色师


更可怕的是,资本也看中新锐玩家,所以从2019年起围绕美妆集合店的融资也是接连不断。

再加上这些新锐玩家在选品和品牌差异化上,与屈臣氏等传统集合店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消费兴趣和消费风向的把控。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屈臣氏的品牌粘性和活跃度,都要远低于那些新锐玩家。

而在当下的消费语境里,这显然还意味着危险。毕竟消费风向的更迭已经越来越快,所以失去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机会,时间越久,也只能越让年轻人更避而远之。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