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又一个“穷鬼超市”,杀入中国市场!

原创   2025-05-12   16:49
0
0
0
32912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营销报

作者丨孙明


沃尔玛关店、家乐福卖身、Costco开业首日被挤爆,山姆“千元店”收割中产,奥乐齐在上海卷成社区食堂……


有人靠打卡拍照杀出血路,也有人因原地踏步吃老本铩羽而归。


在中国零售江湖,外资超市的剧本总是魔幻又分裂。


就在这样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英国最大冻品超市Iceland一脚迈入了中国市场,在北京市门头沟开出其在亚太地区的首个实体门店——Iceland Lab(埃丝蓝实验室)。


图片

图注:筹备中的北京首店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个在英国小有名气的冻品超市,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在中国又能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01

冷冻界的“价格屠夫”

闯入中国市场


1972年诞生于英国威尔士的Iceland,靠冷冻食品的极致性价比横扫英国。


在英国本土,Iceland是妥妥的“穷鬼乐园”——自有品牌的冷冻披萨,一个只要1英镑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也就8、9块钱;像剪刀等厨房用品,也基本只卖1英镑;若是碰上促销活动,“任意商品3件10英镑”“3件8磅”的标语随处可见,主打的就是一个实惠。


在英国的街头走一走,说不定隔几条街就能看到一家Iceland,店面不大,平均面积也就500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从冷冻半成品的薯条、炸鸡、鱼条,到速冻海鲜、蔬菜,再到披萨、意大利面、甜点,应有尽有,完美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


再把目光拉回到中国。不同于传统超市,北京门头沟的Iceland Lab更像一场“零售实验”。


这个店足足有6800平米,不只是个简单的购物场所,还融合了零售、电商、MCN、餐饮服务、本地服务等多种业态,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验中心。


Iceland中国首店在品牌定位上,依然延续了在英国的高性价比路线,在官方渠道和门店里,各种折扣信息随处可见,就是要让中国消费者也能感受到它的实惠。


图片

图源:小红书@Iceland埃斯蓝


在供应链搭建方面,Iceland也是下足了功夫。


它与首旅慧科合作,首旅慧科可是首旅集团控股,还有京东集团等战略投资的数字化科技服务商,这背后的资源和实力不容小觑。


借助首旅集团的资源,Iceland引入了东来顺、顺鑫、聚宝源等中国本土知名老字号品牌的冷冻产品。引入内蒙古赤峰的优质羊肉、浙江宁波的海鲜等原产地资源,也是Iceland选品的一大亮点。


同时,利用自身的全球供应链,汇聚了来自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特色食材,构建了一个“全球食材良品”供应链。


为了保证冷冻食品的品质,Iceland还与顺丰冷链、京东物流合作,共建温度追溯系统,在配送箱植入区块链芯片,让消费者能清楚看到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吃得放心。



02

“洋冻品”遇上“中国胃”

解法是什么


Iceland进入中国市场,无疑是盯上了中国冷冻食品市场这块正在不断膨胀的大蛋糕。


经历过口罩时期,人们对冷冻食品的接受度跃升了一个层级。


而且,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都忙着搞事业,冷冻食品这种方便快捷的“懒人美食”就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再加上冷链物流越来越发达,以前冷冻食品运输和储存是个大难题,现在都不是事儿,这也给冷冻食品市场的发展添了一把火。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755亿元,同比增长26.99%,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更是要达到2130.9亿元,增长势头迅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大市场里,Iceland的冷冻食品想要分一杯羹,有机会,但挑战也不少。


先说说机会,Iceland的产品种类丰富,全球各地的特色冷冻食品都能在它家找到,像日本的天妇罗、意大利的披萨、西班牙的海鲜饭,对于追求新鲜和多元化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小。


图源:小红书@Iceland埃斯蓝


而且Iceland一直强调高性价比,中国消费者也较为青睐物美价廉的东西,只要价格合适,产品质量过关,相信能吸引不少人用脚投票。


不过,Iceland面临的考验也很严峻。


首先是商品结构方面,它家的产品大多是按照西式口味设计的,像冷冻披萨、薯条、炸鸡这些,可中国人的胃从小被各种中式美食养得很“刁钻”,对这些西式冷冻食品的接受度到底有多高,还得打个问号。


虽然Iceland也引入了一些中国本土老字号品牌的冷冻产品,但在整个商品结构里占比如何,能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中式冷冻食品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图源:小红书


另外,消费者教育也是Iceland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中国,很多消费者对冷冻食品存在偏见,觉得冷冻食品不新鲜、不健康,这种观念由来已久。


Iceland虽然强调自己的商品天然、健康,不添加人工色素、香精和不必要的防腐剂,但要改变消费者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科普冷冻食品的生产工艺、储存方式,举办试吃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的品质,长期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信息,才有可能慢慢改变他们的看法。



03

Iceland可以抄的答案


德国平价超市奥乐齐初入上海时,曾试图打造“中产乐园”,结果被现实教做人。


它发现中国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于是调整了战略,将品牌定位重构为“好品质,够低价”,突出高性价比。


为了降低成本,奥乐齐将供应链本土化,建立了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直采基地,生鲜直供比例达95%,还推出“超值”系列自有品牌,9.9元白酒、3.9元卫生巾等“价格屠夫”产品一度引爆社交媒体。


在营销方面,向来低调的奥乐齐也开始频频发力,在上海地铁购买广告位、做定制大巴广告、请明星代言人,通过一系列大胆且具有创造性的营销,迅速提高了品牌声量。


图片

图源:小红书


Iceland可以从奥乐齐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进入中国市场后,要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品牌定位和经营策略。


在供应链本土化方面,Iceland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引入了中国本土知名老字号品牌的冷冻产品,但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与更多本地优质供应商合作,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在营销上,Iceland也可以借鉴奥乐齐的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Iceland的中国冒险,本质是一场全球供应链与本土味蕾的博弈。


它能否复制奥乐齐的逆袭,取决于三点:一是能否把“1英镑”落实到“9.9元”,二是能否让冷冻产品征服中国胃,三是看冷链技术能否打破“不新鲜”魔咒。


在中国,便宜只是入场券,懂行才能活下去。


Iceland的Lab基地,到底是冷冻界的“新物种”,还是又一场外资零售的“悲壮实验”,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至少,中国消费者又多了一个“假装在欧洲”的打卡点。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