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狠人范冰冰,一年干了14.5亿

原创   2025-07-15   11:29
0
0
0
25364

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

作者丨林川


如果不是《中国美妆品牌TOP 100榜单》,或许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范冰冰在商场里已经悄悄赢下了一局。


榜单显示,由她创立的美妆品牌Fan Beauty Diary 2024年营收高达14.5亿元,排名第35。


●图源:中国美妆网


相比榜首珀莱雅近86亿元的体量,这个数字并不惊艳,但对于一个仅仅成立7年的新品牌来说,它已然是行业里的黑马。


更重要的是,这个成绩发生在国内化妆品行业整体低迷、消费欲望疲软的背景之下。


很多人对范冰冰的最后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因税务风波而跌落神坛的“红毯女王”上。一张罚单、消失的代言、撤档的电影……其演艺生涯按下暂停键。


但在被大众忽略的另一面,她却用创业者的身份悄悄修补着那段不堪的人生履历表。


没有镁光灯也没有“艳压”通稿,只有一张又一张售价近40元的面膜帮她重回巅峰。



01

七年磨一剑,从美容仪到面膜王国


时间拨回到2018年,彼时的范冰冰还未深陷风波,Fan Beauty Diary(以下简称FBD)就已悄然成立。


最初试水的是单价高达2399元的射频美容仪,3批3000台火速售罄。可惜后续并未打开市场局面,看上去像是个玩票式的尝试。


转机出现在2019年,海葡萄凝水保湿面膜成了第一个爆品,单月卖出120万片,范冰冰在美妆领域的真正“破圈”由此开始。


此后,她不再是一个挂名创始人,而是实打实卷入了这场商业战役的主理人。


2021年FBD全年GMV刚突破3亿元,2022年就猛增至8.5亿元,2023年攀升到11亿元,再到去年站上14.5亿元的新台阶。在国内美妆行业整体“唱衰”的背景下,这样的增长堪称异类。


而这份成绩单背后的核心秘诀,藏在三个地方。


第一,王牌依旧是范冰冰。


从娱乐圈顶流变成护肤领域的顶流博主,她亲自下场直播、测评、发Vlog,素面朝天的在小红书安利自家产品。有一次因为素人摄影师拍丑了她,反手就请对方为新品拍广告,顺势打造了话题热度。


这种深度参与和个人IP绑定的模式,直接复制了雷军小米那套“创始人即流量入口”的打法。


●图源:Fan Beauty官方微博


范冰冰在抖音、小红书、天猫等平台已经累计超500万粉丝,自播GMV单月突破5000万,形成了稳定的私域流量池。


第二,是爆品战略。


海葡萄面膜开了好头,紧随其后的是VC大桔美白面膜。今年618期间,单价198元的面膜在李佳琦直播间10秒卖出10万盒,瞬间销售额近2000万元。


可见,“打造单品爆款-复购沉淀-拉升品牌溢价”这套逻辑,已经被范冰冰玩得炉火纯青了。


●图源:淘宝


数据显示,FBD的淘系营收超6亿元,占比近50%;面膜单品贡献营收68%,单海葡萄系列年销就已超4亿元。这个品牌,不靠铺天盖地的SKU,反而靠单点突破撬动了规模增长。


第三,是渠道红利。


天猫是根基,抖音则是新战场。在抖音,FBD构建了“明星IP+达人种草+自播”三位一体矩阵,跑通了短视频电商时代的主流玩法。在这套打法下,即使不靠李佳琦、雪梨等超头主播,品牌自播也能支撑千万级销售额。


从表面看,这只是范冰冰用“流量变现”玩出来的成绩。但本质上,是她理解并顺应了消费市场每一次渠道变革所带来的红利。



02

风光背后,FBD站在了悬崖边上


在这场华丽的商业翻身仗背后,隐忧正在悄然堆积。


首先是FBD的“面膜依赖症”已经愈发明显。


虽然布局了美容仪、身体护理、口红等9大系列,但真正撑起营收的仍旧是那片均价30元以上的面膜,其他品类尚未复制面膜的爆款神话。单一的产品结构在行业下行周期的抗风险能力,脆弱异常。


其次,“重营销、轻研发”的老问题依然存在。


数据显示,FBD至今仅有7项外观设计专利,并无任何核心配方或技术壁垒。生产全部依赖代工,合作工厂包括中山中研、科玛等。其中,中山中研同时为名创优品、阿芙等多个品牌代工,2020年更因生产不规范而被药监局责令整改。


成本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一片售价近40元的面膜,实际成本可能不足3元,但毛利率却高达80%以上。


这条路径决定了FBD难以向真正的高端护肤赛道突围,只能在中高端定位里反复榨取品牌溢价和粉丝忠诚度。


●图源:Fan Beauty


更大的风险来自明星IP与品牌深度绑定所带来的脆弱性。


IP强关联既能助力品牌起飞,但也容易生成“连坐”隐患。


税务风波让范冰冰一夜跌落,如今若有风吹草动,FBD所受影响将被成百倍的放大。小米SU7车祸后雷军的沉默,也算是前车之鉴。


此外,出海的尝试也为她敲响了警钟。


●图源:网络


2024年FBD入驻Lazada、TikTok,试水东南亚市场,范冰冰甚至亲自参与马来西亚本地直播带货。但一年下来,无论粉丝量、播放量还是销量,数据均未达到预期。


明星IP在国内可以转化为销量神话,但在失去语言环境、文化土壤的加持后,其影响力显得苍白而有限。


范冰冰或许还没意识到,这既是她个人品牌出海的问题,也是中国美妆产业链“轻研发、重营销”模式在国际市场天然的水土不服。



03

从翻身到长跑

范冰冰的考验刚开始


如果只是讲“流量如何变现”,那么范冰冰交出的这份答卷已经值得许多明星学习借鉴了。但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赚一时快钱,而是跑长期主义的马拉松。


当下国内美妆行业的窗口正在快速关上。2025年5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仅增长4.4%,创三年新低。莎莎撤离、屈臣氏关店、丝芙兰收缩……从头部到腰部,几乎无一幸免。


过去靠营销叙事撑起来的完美日记、花西子、毛戈平们,也一个个显露疲态。


完美日记连续5年亏损,逸仙电商销售费用高达142亿元,研发费用则沦为零头;毛戈平上市后研发开支连年不足营销费用的零头,去年上半年仅为1526万元。


●图源:小红书


而FBD正处在“重营销轻研发”的同一赛道上。


如果未来想要冲击更高的位置,范冰冰必须学会与时间做朋友:舍弃赚快钱的捷径,夯实供应链与研发能力,打造真正的护城河。否则,就算眼下营收亮眼,未来也不过是另一家被时代淘汰的品牌罢了。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真正稳住基本盘、沉下心做长期品牌,是比带货卖货更难的修行。


或许范冰冰能理解这一点,毕竟,走红易,翻身难,长红更难。



04

范冰冰的“自救”,还未画上句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FBD是范冰冰的另一场人生。她曾在娱乐圈顶峰跌落谷底,如今又在美妆赛道杀出血路。


但商业世界和娱乐圈同样残酷,粉丝滤镜消散、消费者理性回归、行业周期下行......这些都不是单凭明星光环所能扭转的。


站在年销14.5亿元的门槛上,FBD该做的选择很明确:是继续赚流量红利的快钱,还是转身投入长线价值构筑?


这个问题,留给范冰冰,也留给所有靠流量起家的新消费品牌。


至少眼下她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未来如何,或许正如那一张张面膜所承载的隐喻一般:水能润物,也能蒸发。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0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发表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