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首席营销官

正常登录

短信快捷登录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极速注册

第三方登录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获取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滑动解锁
注册

京东金融被罚40万!这届放贷的大厂,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原创   2021-08-02   14:30
0
0
1
123669

冲上微博热搜的#京东金融因不良广告被罚40万#,再次把互联网大厂们的借贷广告给狠狠地扇了几个巴掌。



相较于前段时间360借条的“空姐嫁侏儒男,先看360借条”,京东金融用农民工乘飞机出丑的情形作为看点,也同样充满了恶臭。


更重要的是,这些挂着土味、通俗、奇葩名号的借贷广告,不仅一次比一次雷人,而且根源上还在用低日息作为噱头,实际年化利率非常高来坑骗用户……



01

奇葩广告被罚40万,
京东到底干了什么?


京东又玩砸了!随着#京东金融因不良广告被罚40万#冲上热搜,不少网友又想起了前段时间那条土味且低俗的广告短片。


视频中,一位农民工带着母亲乘坐飞机,因为母亲晕机于是他便向空姐询问能不能打开窗户或更换座位。而空姐不但没有直面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还直接给他推销起了价格千元的升舱服务。


由于手机里的余额不够,所以农民工不得不放弃升舱。但这时后排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却忽然帮他在京东金融申请了15万元的“备用金”,并称“如果你以后急用钱,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没点开之前,谁能想到浓眉大眼的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借贷广告,竟公开宣扬过度消费,且内容还涉嫌歧视农民工,存在严重的价值观问题。


因为内容极度引起观看者的不适,所以此前这支视频刚一发布时,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口诛笔伐。


随后京东金融也不得不出来道歉,并表示“一味的为了追求业绩,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责任,丢掉了初心”。



如果说京东金融的借贷广告,是无心犯下的过错,还有一丝丝可以谅解的话。那么之后360借条推出的借贷广告,则就是公开挑衅大众的底线了!


视频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身材矮小、衣衫破败的中年男人,提着一条五花肉,走到一个破败的房子前,与一位身着空姐制服的美女说:“这就是我家。”空姐说:“没事,我不会在意的。”


之后空姐便给男子一顿安利360借条,几经忽悠,最终男子申请后显示有15万的额度,于是这位美女满意地跟男子回家了……



最让人气愤的是,这条广告不仅散布在网络里的每个角落,而且“空姐嫁侏儒男,先看360借条”背后宣示的主题,也更低估、扭曲,不少人看到了都直呼辣眼睛。


被骂上热搜之后,尽管360借条随后也在各大平台下线了这条广告,但快手的官方账号却还是保留了数百条类似的视频广告,这不得不让人怀疑360借条道歉背后的诚意了。


不光如此,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虽然让广告的呈现形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却绝不是互联网大厂以低俗、扭曲的广告来抢占用户心智的借口。


而且,这些以收割用户为主的高息借贷,本身也没有任何的善意。



02

为了放贷,
这届互联网大厂太拼了


去年双十一前,豆瓣小组“负债者联盟”冲进微博热搜,也让这群因超前消费或电信诈骗、投资失败等的人群,获得了短暂关注。


不过,随后买买买的狂欢,又吞掉了这群负债者的眼泪。


没钱借贷也要消费的快感,更是让不少年轻人掉进了互联网大厂鼓吹的超前消费的陷阱里。


而且,在让大家多借贷这件事上,互联网大厂们也从未停止过任何机会的“见缝插针”。


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20Q3用户流量价值Top50App排行榜显示,其中33个APP都上线了金融产品。而到现在,这个数字又明显增加了不少。



比如,在美团买个菜、点个外卖,不经意间就开通了月付功能。在携程买门票,一不小心点进了“借去花”,甚至连负责导航的地图、查看天气情况的APP也都设有借贷入口……


更可怕的是,开通美团月付既不用输入支付密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随手一点就能开通,而且关闭入口隐藏的还非常深。


其实,美团的这些小动作,很早之前就有用户反映过。在“黑猫投诉”上,关于美团月付及相关产物的投诉量累计就已经超过了千条。


其他APP当然也没好到哪里,比如墨迹天气,不仅植入的广告越来越多,更让人生气的是,贷款广告也越来越多。


“后悔银行贷款早了,小米日息低至xx”“最高贷款30万,快至60秒”,每次打开应用,首页弹出的不同公司的借贷广告让人应接不暇。


APP里的借贷,甚至已经完全侵入我们的生活。例如,支付宝有“借呗”“花呗”,苏宁有“任性付”,京东有“白条”,百度有“有钱花”......


借贷,也俨然成了互联网公司们的标配,似乎不放贷的互联网公司就不是“好公司”!


除了在APP里植入各种借贷入口,营销上这些大厂们也是个个很拼,比如支付宝的“贷款尽孝”、“借贷给孩子过生日”等一系列美化借贷的营销



为了放贷,这届互联网大厂实在是太拼了!难看的吃相虽然也引起了网民的极大不适,然而这只是互联网金融广告的冰山一角,等待规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03

拼命借钱给年轻人,
互联网巨头们到底怎么想的?


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提前消费、及时享受成了不少人生活的常态,叠加分期贷、信用贷等的刺激,很多年轻人更是把借贷当成了惯性操作。


数据层面,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18-29岁的年轻人中,有86.6%都在使用信贷产品,也就是说,只有13.4%的年轻人零负债


而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当其冲的自然也是互联网大厂们的“火上浇油”。


尤其是支付宝的“花呗”“借呗”等,作为最早触及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使用的过程也是“深陷其中”的过程。


当然互联网大厂们热衷放贷,这背后本身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第一点,毫无疑问,自然是赚钱。比如“借呗”,不少人的借贷日利息都在万四,看似借贷一万一天只需要几块钱,可实际年化却达到了14.6%,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二十几。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借贷利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放贷业务成本极低。利息高,成本低,中间差价不是一般大。而这些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了众多的个人数据,蚂蚁成功的标准模板已经在那里了,所以其他公司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基于此,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拼了命似的闯进借贷这一领域。而年轻人们平时可能也并不想接触这些借贷的东西,怎奈这些互联公司们的套路实在太深,变换着名字诱惑年轻人花钱。


而人性,又很难经得起考验。所以,陷进借贷陷进的年轻人,不懂节制就会越借越多,最后导致资不抵债。


曾几何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因为降低了门槛被认为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可行形式,但如今“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到账”的便利,却也成了毁掉不少年轻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罪恶源泉......


更可恨的是,明明存在收割年轻人的行为,却通过一系列的广告和营销活动,把自己包装为“鼓励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但种种掩饰,却也难逃“吸血鬼”的本质。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观察报  (ID: pinpaigcbao)


1人觉得好看

已标记好看

我们将会为更多用户推荐此文章

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营销官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如果作者注明不能转载及需要授权的,请征求作者本人的同意!

说点什么

注册
后参与讨论

最热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文章

更多
首席营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