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商参考
作者丨陈泽
顶流带货一哥李佳琦,终于还是走上了小杨哥的老路。
就在近几日,一条名为《念念向云端》的短剧杀青消息登上热搜,这部短剧主打航空题材,阵容更是暗藏玄机:
李佳琦旗下助播团成员飞飞、Shea、思雨等人在剧中饰演配角。
图源:小红书网友
在外界看来,这则消息,无疑是李佳琦转型拍短剧的信号,因此,该消息迅速点燃各大社交平台,引发大量热议。
网友一边争论“李佳琦直播间最帅男主播”花落谁家,一边调侃“李老头(李佳琦)怎么不亲自客串个机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李佳琦首次涉足短剧,回首过往,李佳琦与短剧的缘分,绕不开《泰兰德琦遇记》。
早在2022年,他与美妆品牌Mistine合作的系列短剧《泰兰德琦遇记》就以“魔性剧情+带货”的玩法狂揽7亿曝光。
彼时,品牌旗下的防晒霜、气垫等单品卖爆类目TOP1,成功用有趣的剧情让观众记住了“热带灵感美妆”的品牌标签,被业内称为“短剧带货教科书”。
到了2025年,该短剧已然更新至第三季。
剧情升级为“穿越之我在泰国做柜哥”,李佳琦化身时空穿梭的柜哥,在职场、户外等场景中无缝植入产品。
图源:@MayMer美慕
甚至将直播间的“砍价”桥段融入剧情,被网友戏称“看剧像看了一场沉浸式直播”。
这种“内容即广告”的策略不仅让Mistine连续四年稳坐防晒品类销冠,更让李佳琦团队摸到了短剧的流量密码——
用剧情构建情感连接,用IP沉淀品牌认知。
不过,如今看来,李佳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为他人做嫁衣”。
2025年,李佳琦的公司美腕开始将主播推向台前:
助播飞飞接连参演航空题材短剧《念念向云端》和古装网剧《愿得一人心》;
Shea参与作家饶雪漫的选角面试,甚至被粉丝调侃“直播间男团F4要集体出道”。
在电商参考看来,这种“主播艺人化”的打法,看似是流量焦虑下的被动尝试,实则暗藏逻辑。
直播间的粉丝因颜值或人设关注主播,而短剧则能将这种关注转化为剧情粘性,再反哺直播间流量,形成“内容-流量-转化”的闭环。
李佳琦的转型,本质上是一场“IP扩容”:从个人IP到团队IP,从带货场景到剧情场景,试图在直播之外开辟第二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李佳琦之前,就有我们更加熟悉的名字试水过了短剧赛道。
早在2024年4月,“疯狂小杨哥”便高调宣布减少直播带货场次,转身投入短剧的出品。
其公司三只羊网络推出的《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上线十天播放量破9500万,但观众评价却并不乐观。
图源:天下网商
彼时,诸如“剧情狗血”“演技尴尬”“制作粗糙”的吐槽不绝于耳,除了“开拍”和“扑街”的话题占据高位热搜,其余话题并无水花,最终匆匆下线。
小杨哥的困境并非个例。
薇娅背后的谦寻公司成立谦萌文化,连推《替身男友》《我家来了男保姆》等短剧。
但播放量最高仅187.5万,与抖音红果短剧1.66亿月活用户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即便粉丝体量庞大如辛巴,其与欧诗漫合作的定制短剧《她似珍珠璀璨》也仅收获964.8万播放量,难言成功。
图源:抖音
这些案例暴露了主播转型短剧赛道的先天短板:短剧看似门槛低,实则依赖专业制作与投流能力。
要知道,一部爆款短剧的成本中,流量投放占比往往超过70%,而抖音、快手等平台早已凭借算法和资金筑起护城河。
残忍的现实是,主播们虽坐拥千万乃至过亿粉丝,但粉丝画像与短剧受众未必重合,且缺乏内容创作基因。
正如小杨哥的短剧被批“粗制滥造”,薇娅的作品被嘲“不如品牌广告”,本质上都是“业余团队硬闯专业赛道”的必然结果。
更残酷的是,短剧的盈利模式高度依赖用户付费,而主播粉丝的“白嫖心态”与付费意愿之间的割裂,让许多作品陷入“叫座不叫好,叫好不赚钱”的怪圈。
前车之鉴摆在眼前,显然,短剧是门手艺活,不是流量搬运工的游戏。
回到李佳琦的短剧布局,其特殊性或许在于“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延续《泰兰德琦遇记》的IP化策略,用高质量内容绑定品牌;另一方面将助播团推向影视圈,试图孵化自有流量池。
不过,这种“品牌合作+自主孵化”的双轨模式,看似兼顾了商业与生态,但隐患同样明显——
若过度依赖Mistine等品牌定制剧,可能沦为“高级广告供应商”;若助播团演技不足、剧情平庸,则难逃“粉圈自嗨”的质疑。
短剧赛道的红利固然让无数旁观者眼馋。
然而,当多数人沉迷于“七天拍完、一月回本”的暴利神话、只把短剧视为“流量枯竭后的救命稻草”,恐怕永远摸不到成功的门把手。
对于试图转型的李佳琦们而言,唯有用心打磨,让内容真正成为品牌资产,方能在这一潜力十足的新赛道中站住脚跟。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