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顶尖广告
作者丨杨阳
最近时尚圈刮起了一阵“逆龄”大风,中年女人纷纷涌向童装区,开启扫货模式。
以往在大众印象里,童装是小朋友的专属,可如今却成了中年女性的时尚新宠。
其中,被戏称为“淘宝退货率第一”的拉夫劳伦童装更是被抢断货,神奇地翻身上岸。
消费降级的浪潮里,这届成年人悄悄摸进了儿童更衣室。
当一线城市中产还在为消费降级焦虑时,精明的中年女性早已解锁了奢侈品的通关密码。
那就是,一头钻进童装区。
在拉夫劳伦门店,最大码的14岁童装成为她们的秘密武器。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一件刺绣小马标POLO 衫,成人款打完折还要 1200+,同款童装大码只要 400 元,四舍五入等于用买奶茶的钱喝到了路易十三。
省下的钱足够再配顶经典棒球帽或者拿下一条精致的丝巾,性价比直接拉满。
吸引这些“降龄消费”女性的,不仅是价格。
谁也想不到,专为12-14 岁孩子设计的衣服,恰好长在中年女性的审美点上。
落肩袖遮住拜拜肉,直筒版型藏住小肚子,就连微胖界都能在童装区找到本命款:
有消费者感叹,“以前穿成人装像被五花大绑,现在穿童装终于知道什么叫呼吸感,敢情成人装的收腰设计都是给纸片人准备的刑具啊”。
图源:小红书@Axn
对于追求舒适至上的中年女性,童装的设计反而成为优势,能在接送孩子、买菜煮饭的多场景切换中依然保持体面。
图源:小红书@美少雨麻麻
而且,相比一些成人装,童装的面料往往更扎实、更良心。
更重要的是,穿上身后气质提升不止一个level。
要知道,这个品牌向来以“老钱风”著称,穿上它,仿佛自带一种低调又高级的身份质感。
在忙碌的生活中,没时间花里胡哨搭配衣服,拉夫劳伦的基础款童装就完美解决了穿搭难题。
简约的设计、上乘的面料,随便一穿,就能轻松拿捏那种不费力的时髦感。
图源:小红书网友
集优秀的性价比、舒适的穿着体验、体面的品牌质感于一身,拉夫劳伦童装则成了她们的心头好。
当成人女装还在为挤进S码焦虑时,中年女人已坦然拥抱XL码童装带来的松弛感。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说过,“时尚具有传染性”。
这话一点不假,当中年女人在拉夫劳伦童装区发现了“新大陆”,年轻女孩们也闻风而动,加入了这场“童装时尚狂欢”。
不过,Z世代迷恋它的理由更偏向其营造的“身份感”。
谁能想到,这个被中年女性当作“省钱利器”的品牌,去年还是电商平台的“凑单弃儿”?
2024年初大促期间,拉夫劳伦经历着95%的惊人退货率——年轻人为凑满减下单,到货后对着镜子里“像穿爷爷旧衣”的自己哭笑不得。
图源:小红书
但转机来得猝不及防,拉夫劳伦突然被镀上“优雅千金”的金光。
小红书上的 #老钱风穿搭# 话题迅速累积2亿浏览量。白百合在电视剧里将老干部外套穿成“斩女神器”,绞花毛衣配乐福鞋的造型被Z世代奉为智性恋天花板。
曾经土味的POLO衫,在00后体制内女孩身上化身“情绪稳定”的职场战袍。
图源:小红书
时尚博主更是一语道破品牌翻红的本质:“穿拉夫劳伦的女孩,从不在乎流行”,这句话几乎把拉夫劳伦焊成了“老钱风”的标配。
从品牌业绩就能看出它的火爆程度。
2025 财年,拉夫劳伦全年收入同比增长 7% 至 70.79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5%。在各地区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强劲。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家都想着降价促销吸引顾客的时候,拉夫劳伦做出了一个“反常规”决定 —— 涨价。
图源:微博
品牌方似乎瞄准了价格低敏型消费者,想通过提升单品售价、加强品牌高端化建设来巩固市场地位。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trice Louvet 就表示,中国市场上年轻的价格低敏型消费者是品牌的重点攻略目标。
拉夫劳伦一边减少折扣、全价销售,一边提升平均单件售价,在高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不过,拉夫劳伦的涨价策略似乎有点“错估形势”。
看着难以接受的价格,不少消费者犯了难:“老钱风”虽香,钱包却有点遭不住。
买不起“正宫”?打工人的DNA动了,找个“替身”总可以吧?
于是全网掀起了“寻找青春版拉夫劳伦”的热潮,堪称时尚界的《甄嬛传》大型选妃现场。
首当其冲的是AF(Abercrombie&Fitch),凭借“打工人专属小马标”成功上位。
300 元左右的均价,刺绣小鹿标神似拉夫劳伦的小马,落肩版型完美复制“老钱不费力时髦”,被网友亲切称为“早八人拉夫劳伦平替”。
图源:小红书@lvkoukouh
除了AF,还有不少品牌也想来分一杯羹。
像韩国依恋旗下的Teenie Weenie,主打常青藤校园风,小熊的标志和拉夫劳伦的熊标傻傻分不清,价格却更美丽,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爬墙”。
图源:小红书网友
更绝的是下沉市场的“野生替身”们,“马骑拉夫”“拉夫小熊”等魔性品牌横空出世,小马标变小狗标,刺绣变印刷,价格直接打到百元以内。
图源:小红书
不过,这些平替品牌虽然能满足一部分人对“老钱风”的追求,但和正版拉夫劳伦相比,在面料质感、品牌底蕴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它们更像是价格和风格之间的折中选择。
果然,“只要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最后想说,这场横跨两代人的童装抢购潮,本质上是一场无声的消费革命:
中年女人用童装的性价比对抗成人装的智商税,年轻女孩借童装尺码打造人设捷径,品牌则在玩着涨价的套利游戏。
这场童装的时尚狂欢,与其说是审美降级,不如说是消费主义的一次“断舍离”。
难怪大家说时尚就是个轮回。
以前是大人穿大人的,小孩穿小孩的;
现在好了,大人抢着穿小孩的,小孩说不定还在偷穿大人的呢。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