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品牌观察
作者丨王晖
不久前,一位网友晒出的一杯倒着放的奶茶,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一般来说,我们收到的奶茶外卖,外卖员都会封口朝上把订单送到,“屁股”朝上属实稀奇。
而且,网友晒出的图片里,一杯孤零零的奶茶倒放在家门口,诡异又抽象,这让网友脑洞大开,各种猜测不断。
▶ 图源:小红书@想喝鱿鱼气泡水
玩梗的网友表示,这是在暗示博主“奶茶到了”,似乎非常有说服力。
福尔摩斯附体的网友则发现,博主点奶茶时备注了“很喜欢你家蛋糕酱,可以浓郁一些吗”,所以推测是为了蛋糕酱不融化,商家打包时特意倒放的。
懂行的网友也印证了这种猜测。只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摇奶茶,也可以总结出来非常实用的经验。
有网友还发现,倒放是一些蜜雪冰城店员的常规操作。毕竟,如今外卖大战,雪王经常爆单。出餐后倒着放奶茶,就可以省去摇奶茶的步骤了。
▶ 图源:小红书@桃桃酱
目前看来,“倒放奶茶”的做法是小概率事件,更多是为了方便奶茶店,比如提高出餐效率、保证饮品口感等。
但《首席品牌观察》建议,这种做法应该普及到整个新茶饮行业。因为,当一杯奶茶被倒置过来,才能看清楚谁是真良心,谁在裸泳。
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有网友点了一杯“爷爷不泡茶”,把奶茶倒过来以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像变魔术一样,一杯还没打开的奶茶,瞬间仅剩下了半杯。
▶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并不是哪个忙得晕头转向的员工忘记把奶茶加满。
因为,为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更多网友做了同样的动作,发现“爷爷不泡茶”果然有魔法,奶茶一口没喝,半杯就没了。
▶ 图源:小红书@晚风吟.
本着《走进科学》的态度,有网友表示,或许是该博主点了加冰,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所以杯子里的奶茶看起来变少了。
听起来非常有理有据,但该博主表示,自己点的是去冰奶茶,用物理现象解释不通。
而随着围观网友越来越多,人们才发现,这很可能是“爷爷不泡茶”的套路。
有人把自己点的“爷爷不泡茶”正面放置,从顶部打光后发现,奶茶一开始就没有装满,有的可能少了一个手指节的高度,最离谱的直接少了三分之一。
▶ 图源:小红书网友
由于杯子上宽下窄,一旦倒过来看,少了半杯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爷爷不泡茶”的价格并不便宜,单杯价格在16元左右,花了十几块买了半杯奶茶,消费者属实是大冤种。
有人调侃,爷爷果然不泡茶,爷爷搞诈骗。
必须声明一下,给消费者不满杯的奶茶,并非所有“爷爷不泡茶”门店都是这种操作。
有人就表示,自己在“爷爷不泡茶”兼职时,不满杯是要被店长骂的;而且,也有人晒出了自己满杯的实物图。
▶ 图源:小红书@柳柳少吃点
但是,小红书上,高达514万+的相关笔记,足以证明这不是个别现象。
而新茶饮品牌“偷工减料”的潜规则,也再度被网友提及。
潜规则一,就是不透明的杯子。
观察会发现,不同于很多奶茶杯子全透明或者全不透明的设计,“爷爷不泡茶”采用的是“下透上不透”,并且不透明的部分刚好到杯口。
如此,即使奶茶没有装满,消费者也看不出来。
所以,即使“不满杯”并非出自品牌本意,也给了一些门店投机取巧的可能性。甚至在操作上越来越大胆,直到整整少了二分之一,被消费者发现。
事实上,早在4月份,“爷爷不泡茶”的客服就针对相关问题道歉,但到了6月份,依然有网友在曝光“不满杯”现象,只能说,“爷爷不泡茶”的态度是,我错了,但坚决不改。
潜规则二,给饮品疯狂加冰。
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首席品牌观察》发现,“加冰太多”同样是消费者集中吐槽“爷爷不泡茶”的地方。
有网友曝光,点了一杯奶茶,拿到的是“满杯冰+几滴茶”,质问品牌“你家原料是金子做的?”该博主还表示,为了掩盖加冰太多,“爷爷不泡茶”还特地用了不透明的热饮杯。
▶ 图源:小红书@KK
而另一位网友晒出了自己几乎加满冰的“爷爷不泡茶”,由于用的是透明杯子,像极了蜜雪冰城去年卖的1元冰杯。
▶ 图源:小红书@梧桐愿
通过过度加冰偷工减料的做法,在新茶饮圈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比如瑞幸就因为“含冰量”过高,经常被网友吐槽“半杯冰,一杯咖啡”。此前西安下冰雹,有人就调侃,冰雹砸下来,只有瑞幸乐得屁颠屁颠,提着桶就冲出去接冰块。
再比如,麦当劳的可口可乐、肯德基的百事可乐,只要你没有备注,都会加上几块大冰块,一杯卖上七八块钱,也引发过网友不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花了一杯的钱,买到半杯奶茶/咖啡,这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品牌形象也是严重损害。
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消费者怎么吐槽,品牌都没有改正的意思。
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茶饮赛道越来越残酷的竞争,以及品牌野蛮扩张背后的管理危机。
“爷爷不泡茶”表现得尤为明显。
创立于2018年的“爷爷不泡茶”,一开始叫“爷爷泡的茶”,与周杰伦歌曲同名,为了规避版权问题,改名为“爷爷不泡茶”。
随着新茶饮市场由增量进入存量时代,为了提高竞争力,“爷爷不泡茶”近几年开启了疯狂扩张。
数据显示,2024年,“爷爷不泡茶”的开店速度已经跻身茶饮行业前十,全年新增门店超过1000家。截至今年三月,其门店数达到1554家,并计划在年内实现5000家的目标。
迅速扩张的“爷爷不泡茶”,一系列负面新闻接踵而至。
今年年初,“爷爷不泡茶”河北一门店开业,竟然把香烟摆在店门口,当众给消费者散烟,此事引发了巨大争议。
▶ 图源:微博网友
最近,网红“妍妍酱”因被曝光曾吸笑气,多个账号设为私密。随后有网友发现,就在几天前,“妍妍酱”出席过“爷爷不泡茶”某店的线下活动,“爷爷不泡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 图源:@四川观察
此外,还有网友爆出在“爷爷不泡茶”里发现了蟑螂、喝出带着塑料的马蹄爆珠等,食品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忧。
▶ 图源:小红书网友
魔幻的是,品控堪忧、偷工减料的“爷爷不泡茶”,在请代言人上非常下功夫,先后请到了李昀锐、叶童担任代言人,提升品牌的圈层影响力。
但是,如果一个品牌连产品口碑都做不到,再多消费者也会被劝退,它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流量,而无法留量;只能是一个网红品牌,不能实现长红。
希望“爷爷不泡茶”明白,不管茶是爷爷泡还是奶奶泡,只有真诚好喝的茶,消费者才会买单。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