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12万一晚的澳门别墅总统套房、花1万多剪个头发、花199万坐月子都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近,一名叫“大LOGO吃垮北京”的视频博主火啦!
怎么回事呢?
咳咳,就是他被人民日报亲自发文点名批评了,告诉了我们上人民日报是种啥体验……
但问题就是这一批评遭来了大多网友的不解,纷纷出来维护博主大logo。
相比以往官方封杀炫富时拍手称快的态度,为何这次网友却为大logo打抱不平?
那么大logo到底是谁?他是如何收获2000多万粉丝的喜欢,以致于在被人民日报批评后都有人替他说话?
那我们先来一起体验一下他的体验。
体验式炫富
根本停不下来
100元一克的白松露、2600元的砂锅、3000元的龙虾面、8000元的进口水果……
从北京最有钱的富人区探店到体验各类按摩、洗浴中心的极致服务,大LOGO为我们分享着普通人很少体验到的吃喝玩乐。
以前只知道有钱人很快乐,但看了他的视频后,才知道有钱的生活是这么的快乐。
所以突然明白了他的视频有如此多人爱看的原因了,是真香!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过去我们那些体验不到的高端享受,如今通过这类博主的短视频,我们都能看到,而且通过他们“普通人”的视角去体验,一样能带给我们不少爽感。
如今类似于大logo这类的体验式博主通过抓住我们对高档生活的“猎奇心理”,他们的内容在各大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
不论是衣食住行的哪个方面,都会有博主在帮助我们“发现”“体验”那些价格不菲的美好生活。
首先聊聊衣着,就能直接刷新我的三观。
一个名为“氪金研究所”的账号似乎随便找个人街头采访,身价都有几十上千万,少的也有几千上万。
比如采访的这位公子哥,除了那台价值700万的劳斯莱斯,身上一件香奈儿的短袖也要3万,戒指8万。
最后他还说到自己的打扮其实很“普通”了。
曾经以为一个几万的包就很贵的我表示,是我太过渺小普通了。
如果说穿的成千上万,那比起最贵的住,根本不值一提。
4.5亿的6000平豪宅,不知道的以为是外面的水上乐园造价最高。
实际上光是一个杯子都要3000多,更别说其他富丽堂皇的装饰了……
除了豪华庄园,无敌海景房、亿元别墅、山中豪宅、中式庭院……
各种款式的房,这些都是着我们对有钱的美好生活的终极幻想,看着这些视频带给我们的新奇体验怎么能不爽呢?
说车的视频更是吸粉无数,痞幼、虎哥说车、猴哥说车这三位博主的抖音粉丝数直接超过7000万。
从酷飒的机车到各种豪车超跑,那些平常生活几乎见不到的车,这些博主都能带我们一饱眼福,亲自体验。
最后,除了衣食住行,就连剪个头发,都有博主能带你体验剪出一万元的高级感。
于是,这种打着体验、种草、探店等噱头的炫富风在各大平台越刮越猛,越刮越猛,猛到停不下来……
3月份抖音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等处理。
可依旧没能消停大logo这些博主们带我们去体验奢靡生活。
直到最近人民日报出面点名批评,这些博主才纷纷道歉、下架视频。
其实这些博主看似在为我们分享美好生活,可实际上是,他们是用赤裸裸的标价去绑架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似乎只有昂贵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才是值得追求的。
我们都没发现我们就这样被潜移默化着,甚至开始被收割。
炫富生意经
1.0升级成3.0的割韭菜模式
要想真变富,就要先炫富。如今,炫富在各大视频平台已经演化成发家致富的生意经。
从一开始的单纯炫富满足虚荣发展成通过炫富就能发家致富的生意,这离不开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
一定有网友好奇,刚刚这类亲自花大钱带我们体验的博主怎么能赚钱呢?甚至他们可能还要亏钱。
那我们就仔细来聊聊这些炫富背后的生意经。
我们先看炫富生意经1.0版本,靠炫富进行人设包装,赚取加盟费、接广告、卖货。
打开搜索平台输入关键字“朋友圈展示”“炫富素材”,就可以发现“现金、手机零钱、豪车豪宅、游艇美食”等各类图片、视频素材,这些素材往往只要几块钱。
可以发现,价值数百万的豪车,如今也有专门的渠道提供短时租赁服务,可以只按小时租,每小时只花几百元。
如此高逼格的人设,成本往往只需要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就能搞定。这是之前上海名媛吸引富二代的基本招式。
而在短视频平台,通过素材包装好有钱的人设后,就要开始写故事了。
去年被网友扒出来一个叫张曼如的博主,22岁已经是某公司董事长,粉丝两百万。
她自称13岁就辍学出来打工,一开始是在制衣厂,一天工作14个小时,收入100块左右。
如今她通过多年的努力,卖服装、开公司,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靠奋斗改变命运”的人设故事说完后,她就开始吸引大家来加盟她的公司。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当年的微商,如今不过是战场切换到了视频平台中。
那上千万的流量更能帮助他们一次性地割更多韭菜,收取更多费用。
当然,比张曼如这类“23岁开第二家公司”“工厂妹逆袭”更高端的博主就是炫“成功”,可谓是炫富生意经2.0版本。
比如之前抖音上很火,如今被封杀了的海参哥。
一开始他会通过说一些如何赚大钱的项目经验,去吸引眼球。
在他是视频中,他张口闭口就是下个风口,就是格局道理。
就算你是普通人,只要好好做他的项目,月入百万、年入千万根本不是梦。
然后他通过他的矩阵号或者他的粉丝为他拍许多豪车、自家的产业园的视频,变相炫富,展示自己的财富实力。
成功地让所有人都信服,最后通过线下授课和别人的项目投资费去赚钱。
其中,在他分享的案例中目,有个叫做收纳师的项目。
一个为他人去进行整理规划、空间打扫的普通行业,居然也能被炒成风口。
之后我们就在新闻上看见了类似这样“收纳师月入百万”的标题,最后被众多网友澄清是假案例。
这只是为了收取培训费而捏造的事实。
一个再普通的项目,但凡只要一个项目被加上百万、千万的数字,自动就会引来一批人缴智商税。
当然,如果没有海参哥这类博主这么强的洗脑能力和商业思维去炫富赚钱的话。
作为一个普通人,那就学着变成大logo这样的博主,去进行高端富贵的生活体验,也就是炫富生意经3.0版本。
这一招,更加厉害,割韭菜于无形之中。
据网友爆料,大LOGO最初作为一个吃播博主粉丝并没有很多,他探店一顿饭也就平均消费几十元,最多几百元。
直到2020年7月,他因一条“300块一两牛排”的视频直接收获40多万点赞和评论。
从此大LOGO摇身一变,以高端探店为主题,短短半年就变成了千万博主。
眼见着大logo这类视频如此之火,各种“沈阳版大logo”“女版大logo”“红衣版大logo”都争先出现。
纷纷学习走上大logo的致富之路。
如今据数据显示,大logo的随便一条20秒内的广告报价都是35万起;21到60秒单条视频报价50万。
至于他们实际探店的花销,一般都是商家赞助。
炫富成本低,赚得多,而且招人喜欢,炫富生意经3.0版本不可谓是不厉害。
从1.0版本“微商模式”的炫富人设故事到2.0版本“传销模式”的成功学洗脑,再到如今3.0版本“体验模式”的流量收割。
每一次炫富都是利用着我们对财富渴望的本性吸引眼球,然后潜移默化地给我们洗脑。
前两种的模式至少只是赚了一小部分人的钱,最后3.0版本利用普通人人设的体验模式满足我们对高端生活的好奇心,在抓住我们心理的同时引导着我们消费观的转变。
最后,我们被他们用来赚了钱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甚至我们以后变成与他合作中商家宰割的对象,还乐得不行。
一个只价值500元的东西被夸成5000,价格涨得越高,反而去打卡的人越多。
这便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所以一开始在官媒点名批评大logo的时候,还有不少网友为他辩护,实在是没有必要。
如今,即使抖音封号、官媒批评,但我认为这股炫富的风永远不会停。
毕竟,靠炫富吸引流量割韭菜,比起其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奋斗要容易多了。
炫富风下的年轻人
如今,被“最炫莫过炫富风”的风气影响久了。
开豪车穿名牌、住高档酒店、吃顶级珍馐似乎成了衡量我们美好生活“唯一标准”。
据《2019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数据显示,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
其中,近半数人都有债务累积,平均负债已超过13万。
而导致年轻人负债的主要原因还是过度消费,购买名贵衣物、进行各类高级消费。
更怕的是,炫富视频不仅在潜移默化着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年轻人的价值观也在逐渐转变。
在新华网《95后的谜之就业观》中显示,一半的年轻人甚至在校的青少年未来都希望能够去做网红。
因为网红赚钱多,赚钱快,能够有名气。
如今,短视频在帮助我们发现美好生活的同时,却因为炫富等内容给年轻一代产生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消费主义、物质至上、只想赚快钱等等浮躁的心理越来越多,因此也给了这么多人通过炫富而致富的门路。
甚至大家在被割韭菜的同时,不是谨防下次上当,而是想着自己如何去下一波的韭菜。
那大多年轻人倘若都如此,那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内容突然引爆全网。
作者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
究竟什么样的“富”,才值得去炫?
首席营销官原创,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品牌头版(ID: ceozhiku)
1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