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转载请联系该作者
作者微信公众号:公关头条(ID:PR_toutiao)
作者丨刘三关
近日,新能源车圈又上演了一出炸裂闹剧——
当国内300多家哪吒经销商在桐乡工厂门大喊着“还钱”时,曾经的哪吒掌门人张勇已悄然抵达英国。
这个剧本,像极了贾跃亭“下周回国”的经典复刻版。只不过这一次,主角换成了曾以“性价比之王”自居的哪吒汽车。
结合此前的几次传言,哪吒已经“暴雷”了好几次。
对此,张勇做出了回应:
但本就风雨飘摇的哪吒汽车还是遭受了舆论的暴击:
“又跑一个”
“翻版贾跃亭”
从2022年新势力销冠,到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仅487辆;从三年亏掉183亿,到全员降薪50%、工厂全面停摆,哪吒汽车的极速坠落令人惋惜。
曾经新能源界的希望之星,是怎么走到现今“弃船逃生”的局面?
张勇的英国之行,撕开了哪吒汽车最后的体面。
这位曾主导哪吒汽车品牌命名、用“B端市场+性价比”策略在2022年卖出15.2万辆的操盘手,登顶新势力销冠宝座,一度碾压“蔚小理”。
然而,这种打法很快暴露出致命短板,随后哪吒汽车的发展便急转直下。
2023 年,哪吒汽车迅速跌落神坛,销量骤降至10万量级;
2024 年销量更是大幅下滑至 6.45 万辆,主力车型哪吒L在12月仅卖出64辆;
到了 2025 年 1 月,交付量仅为 110 辆,同比暴跌 97.76%。
三年时间,哪吒汽车累计亏损 183 亿元,总负债近百亿,其中拖欠供应商款项超 60 亿。
如今,张勇留给外界的,只剩下一张签证和一堆烂账。
事实上,张勇的出走动作早有预兆。
哪吒部分工厂由于断供,陷入 “薛定谔式生产”,创始人方运舟已被多次限高,员工降薪 50%、研发团队解散等传闻不断。
自 2025 年起,哪吒汽车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表现,均持续低迷,加之当下电动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内部隐藏的诸多隐患逐渐暴露无遗。
作为哪吒汽车“最出名”的投资者,周鸿祎“为人民造车”的口号,至今依让人印象深刻。
在一场直播中,周鸿丝毫不留情面地跟张勇吐槽“哪吒全是用的字母,UVXL,反正就是让消费者怎么觉得别扭怎么来,让消费者怎么记不住怎么来,发音很怪异。”、“你们从营销到产品规划就老是自嗨,这是不行的,有什么用?”
当时张勇低头表示:“接受老周批评,营销向雷军学习”。
后来周鸿祎又拉着张勇登上了水上闯关综艺节目《快乐向前冲》,试图复制雷军式流量神话,结果被网友吐槽“东施效颦”。
当CEO把精力放在综艺闯关而非技术研发时,这家车企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
如果说张勇的出走是导火索,那么哪吒汽车的内部崩塌则是一场早已埋下引信的连环爆。
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使得公司在资金分配上压力巨大,难以维持员工原有薪资水平。
为缓解资金压力,哪吒汽车开启全员降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差异化降薪策略:年薪 100 万元以上员工降薪 30%;年薪 50 万 - 100 万元员工降薪 20%;年薪 30 万 - 50 万元员工降薪 10%;年薪 30 万元以下员工降薪 5% 。
即便如此,资金困境仍未根本缓解,导致部分员工实际到手工资严重缩水,不足 3000 元。
研发团队作为成本支出较大的部门,成为裁员重点对象,从 2000 人锐减至 200 人 。
2025 年 3 月,甚至传出研发团队将被整体解散的消息,虽哪吒汽车发布声明称此为不实传闻,但研发团队规模大幅缩减却是不争事实。
其桐乡、南宁、宜春三大工厂已全面停工。
同时,哪吒汽车还面临着经销商集体维权的棘手难题。
网上多段哪吒汽车经销商工厂门前的视频正在疯传,经销商代表表示:
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中的二十余家代表,过去大半年没有放弃,没裁员,没断社保,没有发负面,店面正常运营,税还在缴纳,员工工资一分不少。
因为他们相信哪吒厂家会兑现承诺,可去年9月份到现在,厂家从未正面回应过一次消息,全靠传言。
视频截图
很多门店按厂家的要求打全款几百上千万,但车一辆都没有发出;有的经销商为了买车贷款担保,现在正被银行追债客户起诉。
对此,哪吒汽车方面暂未做出相关回应。
就在国内工厂停摆之际,哪吒汽车将筹码押注在海外市场:
3 月 20 日,官方宣称 “泰国工厂将成出口基地”哪吒汽车获泰国金融机构 100 亿泰铢(约 21.5 亿元)授信,还与当地代工企业 BGAC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 7 月启动哪吒 X 本地化生产,目标将泰国打造成东南亚出口基地,预计未来出口产能达 50%。
图源:哪吒汽车
但现实是,泰国并不能成为哪吒的“救命稻草”。2024年哪吒海外销量不足3万辆,泰国实际销量仅7969辆,且市场占有率不足12%,且面临比亚迪、长城等劲敌围剿。
更致命的是,哪吒汽车的“技术空心化”正在暴露。随着研发团队人数的锐减,产品迭代停滞成为最大的问题:
2025年无新车发布,现款车型智能驾驶水平仍停留在L2级,被小米SU7、比亚迪海狮碾压。
没有技术和现金流支持的“全球化”,出海不过是延缓死亡的麻醉剂。
哪吒汽车的崩盘,绝非孤例,烧钱换销量的时代,已彻底终结。
从威马工厂杂草丛生、高合车主拉横幅讨要“终身质保”,到自游家官网停更、天际汽车拍卖生产线——
2024年至今,已有近20家新势力车企消失。
极越、合众、雷丁等品牌的每一个“雷”,都让3000万中国新能源车主胆颤心惊。
信任是品牌最珍贵的资产,若哪吒们继续透支新能源的信用额度,车主脚下的信任堤坝早晚会崩塌。
而整个新能源行业,也将迎来一场无人幸免的洪流。
0人觉得好看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最热评论